不做网红店,架书为梯通社区
2022-03-13 生活

没有咖啡也不卖文创,梯书店把重心放在书上。本文受访者供图

青年报见习记者 丁文佳

在武康大楼的五街交会路口,来不及张望热闹就顺势拐进清幽的天平路,冬日里失去梧桐遮蔽,这条小马路的上街沿越发显得宽阔。没走两三分钟就瞥见了Text&Image梯书店的橙白条纹雨棚,在这片亮眼的临街庭院里,几个涂鸦小矮凳整齐地置于两旁,一个小朋友在外婆的催促声中依旧于此徘徊。若不是循着令人流连的色彩,再好奇探头瞄上几眼,兴许也就与这家小而美的书店失之交臂了。

  开书店前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因是从武康大楼的方向而来,才没法于漫不经心中发现隐藏在庭院一侧的书店正门,若是换个行进方向,便赫然撞见玻璃门上影影绰绰的书影。距离开门营业的11点还有些时间,创始人周安迪和店员小熊立于书堆前筹备着当日工作,不一会儿两人默契散去,躲进后方另一间更小的办公室。除了被顾客呼唤出来介绍图书或是付款,他们多是不会主动现身这个不过20平方米的店铺空间。

“大部分爱看书的人不喜欢被打扰。”80后的周安迪从小喜欢逛书店,每天放学路过书店都会进门去看看有哪些新书,出国留学后每到一个城市就扎进当地书店,可以想见他正以一位读者的视角开书店。2020年的最后一天,他如愿成为了书店店主。在此之前,他于永嘉路经营着一个自己创立的图书出版品牌,一心扑在图书策划和设计工作中,偶尔翻译些自己感兴趣的外文书籍。两三年后突然冒出一个念头:“我为什么不开一间书店卖自己出的书呢?”

实体书店的话题容易陷入惹人唏嘘的境地,周安迪坦言总是在看到书店关门的消息时才真正第一次了解这些书店。因此,他在开店前就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如今书店里的办公室其实是原来图书出版工作室办公所用,“哪怕没有人来买书,只要我做图书项目的收入能覆盖房租和员工成本就可以了。”

开业十多个月来,周安迪欣慰地发现网上对于梯书店的评价一片向好,这才鼓励自己今年要更自信一些。对他来说,卖力营销一间20平米的书店很难不露怯,“就怕我们宣传以后,大家跑来一看,发现原来才这么点大?”因此,他更希望以一种走在路上偶然相遇的方式让这家小书店惊喜亮相,这让人感觉像是在挖掘宝藏。

梯书店的诞生自然表明了周安迪对书籍的一种热心,但他每天坚守在自己店里,遵循着与其他书店差不多的营业时间,另一种沿街寻找书店的热心因此消弭在忙碌工作里。他对书店的所有期待都想尽了最坏退路,唯独工作量这回事被严重低估了。办公室临街的一面墙开了两个玻璃窗口,他与行人彼此一目了然,或许这也是思绪漫游的通道。

  把卖书这件最困难的事做好  

在武康大楼的网红地段辐射范围内,开一家只卖书的书店多少有些疯狂,毕竟凭借复合业态让书店活下去才是当下的主流做法。但周安迪并不这么想,这点书生气多少耽误了赚钱这回事。“我不太希望进行特别复杂的装修,其实跟做书一样,我希望大家进来以后只注意到书就行。”周安迪更多呈现出来的是一位书迷的形象,他不介意大家围着书堆打卡拍照,好过他们是冲着其他装修而来。

根据网红套路策划一些营销方式,他也显得不以为意,“我非常害怕很快就结束的事情,网红事件像一个热量很高的甜点,虽然很好吃,但是吃完后就不会想吃主食了。”显而易见,这里所谓的“主食”即书,他表示,“卖书是最困难的,我想强迫自己把最困难的事情先做好。”

店里出售的每一种书都是他先行买来翻阅过的,因为只有看过才能决定进不进书,如果满意便把手头这本留作样书,再另行采购。“每本书讲什么我大概都知道,所以也很欢迎大家来问我,我比较容易推荐。”周安迪毫不掩饰对这些书的私心,每一本都是他所钟情的人文社科和艺术领域,自己出版或翻译的图书也属于此类。

周安迪说,书店里陈列的近一半是能够在网上买到的,但大家愿意来买或许是出自对选品的认可。其余一半大多是市面鲜见的外文书籍,这部分更是凝聚了周安迪的心血,他想利用自己做图书出版的优势为上海外文书籍市场创造更多选择。店里现在有150至200种书,一直保持着平均两天上新一种书的速度,他的理由倒也很纯粹,“每次来都看到一样的书,下次也就不会来了。”

梯书店的英文名是Text&Im-age,意指让人关注文本和图像。周安迪认为,如果单纯从书里获取信息,那的确不一定非要到实体书店,电子书就可以替代。但如今大家还能兴致盎然地逛书店,就一定要替他们甄别纸质书和电子书的不同需求。“纸质书首先是一件物品,如果能让大家感到愉悦,那才会愿意买回去摆在家里。”周安迪在选书时恪守着书籍设计师的要求,在保证内容的前提下,不仅不会挑选设计感欠缺的封面,连过度装饰的特装书也剔除在外。

这里目之所及的书,无论在桌面还是架子上,几乎都以封面示人,仿佛瞬间穿越回早已销声匿迹的书报亭前,这是一眼就能识别众多信息的满足感。无疑,周安迪的审美延续了这种满足感。而他自己的满足感来源于每售出一本书的快乐,“出版工作的周期很长,做一本书需要一两年,虽然出版后也会很兴奋,但开书店可以让这种快乐变得日常一些。”

  像青苔一样缓慢生长在社区  

梯书店里没有飘来咖啡香,倒不是囿于这一望见底的方寸之地,毕竟门口“闲置”的小庭院尚有用武之地。但他也认真地表示,待哪天做出满意的咖啡,并且能与所售书籍口碑持平,而不是某一种沦为附属的状况下,他才会迈出这一步,目前只想把书店的人文基础打扎实。

“我们想让读者慢慢了解我们,希望梯书店像青苔一样成长在这个社区里。”周安迪说,当时害怕书店的热闹劲过去太快,因此连开业活动都没有做。至于“梯”这个名字,在他这里反而没有过多注解,只想着取一个字的简单名字。于是,用以连通物理空间的这个字眼迸现了。

初闻其名,不管是高尔基的至理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还是通天的巴别塔,都飘飘然浮现在脑海。但经过与周安迪的一番长谈,才发现这个符号化的“梯”更通向社区邻里。“我希望社区里各种小店都很友好,大家能互帮互助。”周安迪说,特别想赋予书店公共设施的功能,一直思索着能为大家提供些什么。在那个橙白条纹的雨棚下,经常有人在雨天打车时驻足等待,那些小矮凳也吸引着环卫工人每天清晨坐下休息。

“我觉得书店能在社区里起作用是非常开心的,当我遇到麻烦事时,也会期待别人来帮助我。”对于周安迪而言,这正是他在卖书以外,最想做的事情。附近一位花艺师经常带着鲜花来串门看书,甚至想申请在书店工作。还有人丢了手机跑到书店求助,周安迪和同事耐心地帮忙出主意,最终成功找回手机,当晚对方拿着一堆面包来致谢。

至于如何能在梯书店工作,身临其境参与这一桩桩温馨小事,根据最新发布的招聘启事,会花样滑冰可是一个加分项。在经营店铺时神经高度紧绷的状态下,这也是周安迪用幽默与外界架起的一道“梯”。

青年报见习记者 丁文佳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