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创新土壤”,2024浦东创新创业大会今启动
金嘉树/图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以科技创新催生新质生产力,浦东积极营造创新“核爆”生态,为未来产业厚植“创新土壤”。11月29日上午,2024浦东创新创业大会正式启动。今年大会以“科创引领产业求‘质’向‘新’”为主题,围绕“生态共融”“资链畅通”“产链协同”“海智互联”四个特色主题,设置系列活动17场,将吸引百余家孵化载体与GOI积极参与,服务创新企业千余家。
◆ 创新孵化载体催生新质生产力 ◆
浦东始终坚持科技创新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力推动浦东孵化器全面强化资源配置、全力提升孵化能力、全速培育科技成果,助推硬核科技产业发展及未来产业前瞻布局。
记者从大会发布的《2024浦东新区创新孵化发展报告》中看到,2012-2023年,浦东孵化企业(含团队)数量从550家增长至3902家。创新创业活力不断增强,企业加速集聚。孵化企业关键核心技术不断突破,整体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企业年度共获得知识产权授权量5608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323个。孵化企业整体年营业收入达132.2亿元,共获得融资额达95.04亿元。孵化载体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700家,独角兽企业28家。孵化器中累计培育出科创板上市企业12家,占浦东全区总量近1/4。浦东创新孵化载体已成为创新企业的“先锋营”、上市企业的“培养皿”。
2024年,浦东更是涌现出一批具有特色模式、亮点成效及系统服务能力的载体样本。大会上,“浦东优秀创新孵化载体”奖项揭晓,中科创星(上海)、莘泽智星港、ATLATL飞镖创新研发中心、璞跃上海、XNode创极无限、襄创创业孵化器、Vπ张江孵化器、浦软孵化器、极喀孵孵化器、张江高科895孵化器10家孵化器获奖,为创新孵化行业树立了新标杆。
微软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实验室、富士胶片商业开放创新中心(FBOIC)、大飞机创新谷、皓元医药上海创新赋能中心、上海诺基亚贝尔OpenX lab开放创新中心获评为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典范(典范GOI)。
记者了解到,目前浦东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已累计授牌90家,累计赋能中小企业近3000家。GOI已成为浦东优化创新生态、孕育未来产业的重要探索和实践。上海诺基亚贝尔OpenX lab开放创新中心负责人刘泽告诉记者,加入浦东的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计划后,对创新的带动是全方位的,通过创新计划,可以与合作伙伴共同完善优化产品,一起推向市场。同时也行业外的很多企业也有了互动交流,产生业务连接。“这个计划无论对于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都是非常有益的。”
◆ 构筑“热带雨林”创新生态场 ◆
正是这样的孵化器,让更多科创企业冒尖。截至目前,浦东科创板上市企业51家,企业研发机构884家、小巨人企业900家,“专精特新”企业2385家、有效期内高企4922家,科技型初创企业数万家,形成“十百千万”创新主体发展梯度。
会上,上海益诺思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上台共同点亮“梯度培育链”,见证科创“种子”在浦东落地、成长、根植的发展路径。上海市科协主席、上海交通大学原校长、李政道研究所所长张杰院士为“浦东创新创业之星”——新区创新创业系列赛事获奖企业代表颁奖。
金融创新是推动科技产业发展的关键动力。作为创新链与产业链衔接的重要接口,浦东国际揭榜挂帅公共服务平台已发布项目402项,推动53项技术对接,实现项目揭榜。为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浦东科经委联合上海长三角技术创新研究院,以及建设银行上海分行、平安产险上海分公司推出的浦东国际揭榜挂帅平台发榜贷、揭榜险金融产品在会上发布。浦东新区科经委、上海长三角技术创新研究院、建设银行上海分行、平安产险上海分公司进行了合作签约。
其中,“发榜贷”将为企业委外研发提供贷款融资支持,贷款专项用于支付委外研发合同项下的各类费用。“揭榜险”将为从事科技研发、重大科技项目攻关的企业和机构,提供项目执行期间的研发设备、研发人员、成果验收等风险保障。发榜贷、揭榜险将覆盖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到产业化推广,进一步服务揭榜挂帅平台科技成果转化优势,在产学研合作领域推广,为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保驾护航,促进科技创新需求和高质量技术供给的“双向奔赴”,为“实验室”到“生产线”提供全流程的科技金融创新服务。
新型研发机构是统筹推进科技和产业创新、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在促进原创性、颠覆性研发及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围绕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引育高层次人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上海推动建设了一批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的新型研发机构。浦东新区大力鼓励、培育和支持新型研发机构成长。本次大会为2024年度浦东新区首批纳入上海市新型研发机构名单的单位进行授牌。
上海李政道研究所、上海长三角技术创新研究院、上海国际人类表型组研究院、上海浙江大学高等研究院、上海前瞻物质科学研究院、上海亚太台风研究中心、上海世界顶尖科学家国际联合科学实验室、上海合成生物学创新中心、上海张江数学研究院、上海处理器技术创新中心、商飞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等11家新型研发机构获授牌。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