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多瑙河》和《黄河》,孔祥东在临港领衔奏响“双河”奔涌
2025-01-01 文教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文 常鑫/图、视频

滴水成湖,万川归海。2024年12月31日晚,滴水湖2025新年音乐会如约而至,著名指挥家赵晓鸥执棒上海爱乐乐团,与著名钢琴家孔祥东一起,奏响《蓝色多瑙河圆舞曲》和《黄河》钢琴协奏曲等中外名曲,在临港演艺中心掀起中西文化互鉴的浪潮,让临港市民尽享新年之“乐”。“临港是上海的第一缕阳光出现的地方,它的基因里天然写有年轻和活力。”临港演艺中心总经理侍元元说,临港作为临港新崛起的文化地标,在过去的一年里,临港演艺中心除了承办了更多具有全市乃至全国影响力的重大文化活动,整体策划能力和效果更是进一步凸显,“包括此次的双‘河’奔涌,我们已经逐步形成了跟这座‘年轻的城’高度契合、极具活力的独特临港文化气质。”

  ◇  立东海之滨,观中西“大河”奔涌  ◇  

新年音乐会是上海观众耳熟能详、接受度高的演出形式,年终岁末,用一场高水准的新年音乐会辞旧迎新,已成为很多上海市民一年一度的生活仪式。临港演艺中心延续了“文化过节”的理念,精心策划了这台滴水湖2025新年音乐会,上下半场分别演绎了西方经典圆舞曲和中国作品,中西两条世界级的“大河”汇聚在滴水湖畔。

音乐会上半场的曲目设计理念,和2025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不谋而合。经典圆舞曲是新年音乐会永远的“主角”,2025年又恰好是小约翰·施特劳斯诞辰200周年,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作曲家,音乐会上半场除了约翰内斯·勃拉姆斯的一首《g小调第一号匈牙利舞曲》,其余均是他的圆舞曲以及波尔卡作品,以《春之声圆舞曲》开场,而他的《蓝色多瑙河圆舞曲》以及轻歌剧《吉普赛男爵》序曲等经典作品,在“东海之滨”实现了和维也纳的同步。这些耳熟能详的作品,也为临港市民带去了节日的欢乐氛围。

下半场则是中国作品。作曲家龚天鹏为丝海文化润疆重点项目纪录片《叶尔羌河》创作的配乐——圆舞曲《和美共生》开场后,压轴大戏是孔祥东演绎《黄河》。2025年也是《黃河大合唱》的作者冼星海先生诞辰120周年,逝世80周年。《黄河》钢琴协奏曲由殷承宗、储望华、刘庄、盛礼洪、石叔诚、许斐星六人根据《黄河大合唱》改编而成,这部作品在创作中运用了西洋古典钢琴协奏曲的表现手法,又融入船夫号子等中国民间传统音乐元素,于1969年首演后,已成为中国钢琴协奏曲的最经典作品之一。在众多的演奏版本中,孔祥东版《黄河》是最有影响力的版本之一。

孔祥东是全球范围内与国内外各大乐团合作演奏《黄河》钢琴协奏曲最多的钢琴家,也是第一位将《黄河》钢琴协奏曲改编为独奏版演奏的钢琴家。早在1987年,孔祥东便与上海交响乐团合作首次录制《黄河》;1992年孔祥东录制的《黄河》唱片更是获得香港唱片工业协会颁发的白金唱片奖,全球发行量超千万;1997年,孔祥东在美国洛杉矶万人好莱坞碗型剧场奏响《黄河》;随后于2002年成为第一位在中国台北奏响原版《黄河》的钢琴家。

“23分钟4个乐章的作品《黄河》,无论是技巧还是情感,真的是不失为一部世界级的顶级作品。”孔祥东说,这部作品不仅对自己意义重大,对中国钢琴家和中国人也同样意义重大,尽管已经演绎过无数次《黄河》,但每次自己都会被作品中的精神力量所打动,眼前总会展现出一幅汹涌奔腾的黄河边上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宏伟画卷,“《黄河》钢琴协奏曲就是讲好中国故事最好的典范。”

  ◇  迎新年之乐,赏文艺“繁花”怒放  ◇  

上半场弦乐的舒缓惬意,和下半场琴音的铿锵有力,形成了迥然不同但又和谐的风格。“听完就是这种感觉:不忘曾经的苦难,更能珍惜当下的岁月静好,新的一年,我也期待自己通过努力,过上更好的生活吧。”刚刚大学毕业,选择在临港定居的观众肖小姐在散场后说,这场音乐会让自己很感慨。而从事集成电路研发工作的王先生,特意与妻子一起带两个孩子来听了这场音乐会,他笑说:“虽然我是标准的理工男,也没有太多音乐细胞,但我们都说科技和艺术是人类发展的两个翅膀,我觉得,让孩子感受音乐之美,对他们未来的人生很有帮助。去年这里第一次举办新年音乐会我就过来了,今年把这个新年仪式延续,孩子们也很喜欢。”

受到市民观众欢迎的新年音乐会,是临港演艺中心近年来围绕临港新片区“年轻的城,年轻人的城”的定位,整体策划中的重点内容之一。作为临港唯一的超800座综合性剧院,如今演艺中心一年四季的节目和活动安排都极富特色,从2023年年底开始启动的“新年档”系列,除了滴水湖2025新年音乐会,还包括2025年2月14日将举行的“醉了千古爱”——2025滴水湖新春音乐会。中心表示,通过这样的“强档”来凸显品牌定位和特色,也有利于更快更深入地向临港市民普及文化艺术。

此外,来临港的艺术家,也从来都不是只举办一场演出就结束。此次孔祥东亮相新年音乐会之前,曾于12月24日特意赶赴临港,与上海广播电视台主持人刘晔一起来了一场滴水湖边的City Walk,打卡滴水湖网红地标,感受临港无人驾驶大巴的高科技,还和临港观众亲密互动。此次演出返场时,孔祥东不仅加演一曲为临港特意创作的曲子,更是和乐队来了一次即兴互动,此前他客串电视剧《繁花》时在剧中对马伊俐唱的那首《朋友再见》,曾逗笑了无数电视观众,这次他给现场观众“现编”了这首曲子,瞬间让现场气氛达到高潮。

“今天正好是《繁花》播出1周年,这部电视带给了无数人美好的回忆。选这首曲子,毫无疑问是想要和2024说再见,希望跟我们所有的烦恼说再见。”孔祥东说,在临港这个面向大海的、上海最前沿的地方,挥别过去,迎接更美好的未来,是“再合适不过的”。

当前,承载着国家战略的临港已经开启第二个五年发展的新征程,正在进一步增强对全球投资者和人才的吸引力。不断完善商文旅体城市功能,让临港成为文化乐土、宜居新城,文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曾在去年提出了打造‘文艺磁场’的概念,这一年来,我们也一直在往这个方向努力。”侍元元表示,文艺机构和文艺工作者具有以美熏陶人的天然使命,“用音乐触发临港这片土地的同频律动,用音乐会带领临港市民感受生活中三餐四季之外的热气腾腾,都是新年音乐会的意义,也是一年中回眸过往、辞旧迎新的意义。”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文 常鑫/图、视频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