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城事

上一版  下一版   

 

2017年11月13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2017上海国际机器人创新论坛举行 我国正探索可重构新型机器人

青年报资深记者 郭颖

青年报资深记者 郭颖

本报讯 我国正在探索在太空建造模块化、可重构的新型机器人,可以通过在飞行器、在轨道上进行重复组装,面对多种环境的挑战。这是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副总设计师张崇峰近日在上海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共同主办的“2017上海国际机器人创新论坛”专题分论坛“机器人与应用”上透露的。

据悉,随着人类在空间探索领域的不断深入,在空间站建设、在轨组装、在轨服务、星球探测等空间应用领域,对空间操作能力提出了新的需求和较高的要求。空间机器人,作为一种典型的智能操控系统,其应用将改变航天运输、在轨建造、在轨维护的传统模式。

“深空探测,我们可以利用星表机器人,开展月面能源通信设施建造、月面科学载荷设备的投放安装、月球资源及环境探测、月面人机联合作业。”张崇峰介绍说,随着载人空间站工作的深入,在空间站在轨组装、狭小空间运行监测、小尺度精细化维修维护方面对新型机器人需求明显。

“利用空间机器人,可以开展航天器在轨加注和维修操作,开展空间碎片的捕获和移除,开展大型空间构件的在轨制造及组装。”张崇峰表示,空间机器人的发展趋势是:由固定构形、固定性能向可重构、变拓扑、变刚度机器人发展;由传统的操作臂、轮式星球车向轮腿式、多形态、仿生机器人发展;由单机械臂向多机械臂系统发展,由单一机器人探测向多机器人联合探测发展;向与航天员高效联合作业的高安全、高可靠协作型机器人方向发展。

张崇峰举例道,在空间站上可以考虑用一个模块化的结构进行空间站能力的扩展。“星表多形态作业机器人,我们主要瞄准火星车和月面着陆探测。我们可以考虑先把一个机器人系统送上去,为航天员或者是为后面的探测找到一个值得去的地方。第二步在上面先建立一个科考站,让这个系统长期地自动运行。有人做过一个研究,在月球用月面的土壤进行了3D打印。对于早期任务来说,要在月面实现高效的移动,进行设备的安装、投放和月面资源探测,这就需要巡视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等。月球的机器人系统需要进行早期无人自动探测,这样可以根据任务的不同选择采用不同的系统完成整套任务。在我们的设想中是采用多种机器人,一种是具有大范围移动能力和有比较大的运动负载能力;另外一种是进行专业操作,这样它可以完成多功能巡视和极端地形巡视以及机械操作,由它建立地面系统。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