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问政

上一版  下一版   

 

2018年05月22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上海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惠及270多万名专业技术人才

加大工作业绩在评职称中的权重

青年报记者 陈晓颖

    蔡广新 制图

记者从市人社局获悉,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日前的发布《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明确,进一步落实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成绩不再作为本市职称评审申报的前置条件,由用人单位根据岗位需要自主确定,或者由职称评审机构纳入评价要素。据悉,此改革将涉及科技、经济、农业、工业制造、城乡建设、宣传文化、社会事业等多项重点领域,将惠及本市270多万名专业技术人才。

青年报记者 陈晓颖

畅通6类人才职称评选通道

此次改革将突出以用为本,分类制定评价标准;打破户籍、身份、档案等制约,进一步关注、畅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社会组织、自由职业者的职称申报问题。

打破户籍、身份、档案等制约,进一步关注、畅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社会组织、自由职业者的职称申报问题。

今后,符合条件的海外高层次人才、有科研成果的专业人才、技术人才、高峰人才、事业单位经批准离岗创业人才、高技能人才还将有申报职称的“绿色通道”。今后,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5年内,可通过“直通车”比照国内同类人员直接申报高级职称。取得重大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突破、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难题、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中作出重大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可直接申报评审高级职称。贡献大、业绩突出的专业技术人才,可通过职称评审“绿色通道”突破学历、任职资历要求申报评审高一级职称。此外,改革后续将支持和推动高峰人才核心团队成长。高峰人才提出评定意见后,由相应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确认相应专业技术职称。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等事业单位中经批准离岗创业或兼职的专业技术人才,在创业孵化期内可在原单位按规定正常申报职称,其创业或兼职期间工作业绩作为职称评审的依据。今后将拓展产业工人职业发展空间,符合条件的高技能人才,可参加工程系列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

今后有关部门将积极探索网络文学、社会工作、医学工程、景观造型设计等新兴职业职称试点。本市还将稳步推行工程、经济、会计(审计)、统计、工艺美术、中专教师、技校教师、舞台技师、科研实验等系列正高级职称评聘,拓展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空间。对已开展评价试点的工程、会计系列正高级职称,进一步完善评价标准和方式。对已制定评价试点方案的工艺美术系列、中专技校教师正高级职称,2018年将启动首次评价工作。

据介绍,此次改革突出“评以适用、以用促评”,把品德放在职称评价的首位,实行学术造假“一票否决制”。根据不同系列的特点,完善学历、经历、论文、外语等基本条件,转变过去“一把尺子量到底”的现象。加大工作业绩在职称评价中的权重,注重考核履行岗位职责的工作绩效、创新成果,合理设置学术技术专业水平条件,转变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唯课题的现象。推行代表作制度,从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不将论文等作为评价应用型人才的限制性条件;对长期在艰苦地区和远郊基层单位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探索以专利成果、项目报告、工作总结、工程方案、设计文件、教案、病历等成果形式替代论文要求。进一步落实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成绩不再作为本市职称评审申报的前置条件,由用人单位根据岗位需要自主确定,或者由职称评审机构纳入评价要素。

推进4大重点领域职称改革

后续,科技创新、经济和城乡建设、宣传文化、社会事业领域的职称改革将进一步推进。

在科技创新领域,有关部门将进一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成果转化、应用开发、基础研究等职称分类评价,以业绩、贡献、成果为评价重点,进一步鼓励创新创业以及创意创造。让创新创造成果突出的科技人才“名利双收”,释放制度红利。

在经济和城乡建设领域,有关部门将聚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区域城乡发展需要,完善工业、建设、经济等领域职称评审服务和评价标准,适应以互联网+为特色的新科技、新模式、新业态、新经济的发展需要。

在宣传文化领域,改革将围绕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目标,适应新媒体创新发展需要,调整完善新闻出版、艺术群文、社科研究职称评价办法,探索网络文学、现代影视创作等人才专业水平评价办法,坚持政治标准与学术标准相统一。

在社会事业领域,高校教师职称评聘标准和办法将进一步完善。后续将围绕健康城市建设目标,完善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才高级职称“六位一体”业绩评价办法。推进社区管理、社会救助、司法矫正、卫生服务等社会工作领域专业人才职业水平评价改革。

后续,职称评审权将继续下放。上海在全国率先下放市属高校职称评审权,同时将中小学高级教师职称评审权下放到区县,全面推行听课说课、现场教学等实践评价。在此次改革中,本市继续推进此项工作,将评审工作稳步下放到有条件的用人主体、行业组织等,引导建立不同所有制、不同类型企业共同参与的评审委员会。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