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文体

上一版  下一版   

 

2018年10月25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诗和我的故乡”中法诗人朗诵交流会举行

青年报记者 郦亮

本报讯 作为2018上海国际诗歌节最重要的分会场活动,“诗和我的故乡”中法诗人朗诵交流会昨天在静安区图书馆举行。由上海市作家协会、静安区文化局主办,静安区图书馆承办的此次活动邀请了参加诗歌节的中法两国诗人各3位,中国诗人是臧棣、缪克构和欧阳江河,法国诗人是菲利普·汤司林、张如凌、让-皮埃尔·西蒙安。

活动主持人、上海作协副主席赵丽宏说,中国文学和法国文学是世界文学的两条大河,中国文学流淌了3000多年,法国文学也有1000多年的历史。这两条大河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是并列而行的,但是到了二十世纪初它们交汇了。彼此影响着对方。比如法国印象主义诗人波特莱尔在作品中表达了对中国文学的友好态度,而中国作家也深受法国文学的影响,如戴望舒和李金发。赵丽宏在华师大中文系读书时也读了大量的法国文学作品,这对他日后的诗歌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菲利普·汤司林是法国著名诗人、巴黎大学名誉教授。在他看来诗歌是一种文学中相对独立的文体。文学大多描绘的是现实,而诗歌则描绘了人们对想象中的世界的向往。汤司林很喜欢法语版的《红楼梦》,他说这部小说当然是文学,但是3000多页中有700多页是诗歌,这种优秀的作品给人们理解文学和诗歌提供了范例。

昨天的活动在诗人们的讨论和朗诵中进行,每人谈一点中法文学交流的体会,并朗诵一首自己的诗,这样的活动受到了读者的热烈追捧。静安区图书馆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举办各类诗集雅会、名家交流、白领沙龙等活动,为那些奔忙于喧嚣都市中的人们,提供真挚柔软的诗意生活。今后,他们将继续挖掘静安区区文化特色和上海这座城市的诗意,通将浓郁的书香氛围与全民阅读的理念延伸、辐射到整个静安,进一步推动区域读书活动蓬勃发展。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