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城事

上一版  下一版   

 

2018年11月22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减少和取消对外商投资准入限制 简化准入管理

上海自贸区实到外资额全国第一

青年报记者 郭颖

    上海自贸区吸引合同外资超千亿美元。新华社 图

对标国际投资规则,5年来,上海自贸区探索实施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减少和取消对外商投资准入限制,简化准入管理,不断提高开放度和透明度,把自贸试验区打造为对外开放的试验田。

青年报记者 郭颖

外商投资企业需提交材料由十几份减少至0

据悉,在商务部、国家发改委等部委的指导和支持下,2013年9月,市政府发布我国首份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3年)》,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列明了190条外商投资特别管理措施。2014年6月,市政府发布《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4年修订)》,管理措施减少为139条。2015年和2017年,市商务委会同市相关部门,分别向商务部提出进一步扩大开放措施和负面清单修订建议,大部分措施建议得到采纳。2018年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发布的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管理措施减少至45条。

创新外商投资管理模式,备案成为外资准入管理的主要方式。2013年9月,市政府出台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企业备案管理办法》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项目备案管理办法》,对负面清单以外领域的外商投资企业和项目实行备案管理,外商投资企业备案的申报、审核、结果告知全程网上办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需提交的材料由十几份减少至0,办理时间由8个工作日缩减至1个工作日。

商务部最新修订的备案管理办法进一步扩大了外国投资者战略投资等备案范围。截至2018年6月,挂牌后共新设外商投资企业8696个,合同外资1102.4亿美元,实到外资221.33亿美元,98%以上是通过备案方式设立。2017年,上海自贸试验区新增实到外资60亿美元,实到外资额在全国11个自贸试验区中位列第一。

扩大开放措施累计落地项目超过2600个

在国家相关部委的支持下,上海市分两批提出54条服务业和制造业领域的扩大开放措施,均获得国务院批准。

截至2018年6月,扩大开放措施累计落地项目超过2600个。融资租赁、商贸、建筑设计施工、演出经纪、国际船船管理、增值电信、旅行社等行业的开放措施取得明显成效;涌现出全国第一家再保险经纪公司、外商独资游艇设计公司、外商独资医院、外商独资金融类投资性公司等一批首创性项目。

上海对境外投资开办企业实行以备案制为主的管理方式,建立完善境外投资服务促进平台,加强境外投资的风险防控和事中事后监管,努力把自贸试验区打造成行政效率最高、专业服务能力最强的中国企业出海门户。

2013年9月,市政府出台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境外投资开办企业备案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通过设立网上政务和现场政务办事大厅,开通线上线下无缝对接的“投资办事直通车”,实现“一表填报、一口受理、一口发证”,改革了以往商务部门和发展改革部门分别核准的做法,除特定国家地区和特定行业外,企业境外投资实行以备案制为主的管理模式,提升了企业参与境外并购项目的竞争力。

自贸试验区开设了境外投资服务平台,组建上海市对外投资合作专业服务联盟,集聚法律、会计、评估、税务、融资、管理咨询、保险、经纪等多种国际化专业服务资源,提供资源对接服务;组建走出去企业战略合作联盟,集聚优质走出去企业,以自贸试验区为境外投资平台,营造强强联手走出去的氛围。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融资对接、投资促进、人才培训和风险防范等公共服务,构筑良性互动的“走出去”生态圈。

在境外投资备案过程中,自贸试验区加强风险防控和事中事后监管,特别注重审核境外投资交易的真实性,防范个别企业利用虚假交易换汇出逃的风险。积极配合外汇管理部门指导银行按照“展业三原则”,做到了解客户、了解业务、尽职调查,审核资金来源和资金用途等,防范利用虚假交易换汇套利和资本外逃的风险。

此外,上海和其他各省市的企业积极从自贸试验区走出去开展跨国投资并购,境外投资成倍增长。截至2018年6月,自贸试验区共办理境外投资备案2043项,备案中方对外投资额556.2亿美元,占全市比重的50%。一批企业通过自贸试验区实现了对高新技术和价值链高端的境外企业的投资并购,投资领域包括移动互联网、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信息技术、物联网、高端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区内企业开展股权投资基金对外投资取得显著进展,其中以赛领资本、力宏投资、渤海华美、权坤投资、云钜投资等为代表的区内私募资本积极联手产业资本走出去的创新形式,体现出专业化、市场化和集约化等特点。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