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版:乐业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2018年11月23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非遗传承人李建钢:

​传承百年技艺 坚守老上海味道

李建钢是“南翔小笼馒头制作技艺”第六代传承人,四十年多来,他怀着一颗匠艺之心,坚持行走在传承和发扬中华饮食文化的道路上,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南翔小笼。在他看来,认认真真将小笼包做到顶好,竭尽所能培养后继手艺人,让南翔小笼成为更多人舌尖上的“上海记忆”,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B06

轻咬一口,香气扑鼻,滚烫的汤汁流出,这一瞬间的幸福滋味随着“小笼馒头”四字一起幻化成上海这座城市最温柔的记忆。李建钢是“南翔小笼馒头制作技艺”第六代传承人,40年多来,他怀着一颗匠艺之心,坚持行走在传承和发扬中华饮食文化的道路上,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南翔小笼。在他看来,认认真真将小笼包做到顶好,竭尽所能培养后继手艺人,让南翔小笼成为更多人舌尖上的“上海记忆”,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青年报记者 明玉君

求学古猗园 严师出高徒

南翔小笼自1871年在上海南翔镇日华轩点心店诞生以来,已经走过了147年的时光。作为南翔小笼的现任“掌舵人”,这道名点在李建钢心中早已超越了食物本身的意义。而谈起他与南翔小笼的结缘,则充满了偶然性。

当年,学校毕业后,李建钢被分配到古猗园餐厅工作。虽然在当时,从事餐饮服务行业并不是最热门的选择,李建钢却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踏实地步上了学习小笼制作的道路。

按照“师徒制”的培养方式,进入古猗园餐厅后,李建钢成为了第五代传承人封荣泉老先生的徒弟。初入行时学艺很辛苦,每天早上6点多,他就要来到餐厅,跟随师傅准备制作小笼的原材料,打馅料、打面粉,日复一日练习制作工艺。另外,南翔小笼的汤汁以“清”为特色,不能油腻,这就要求小笼师傅在制作皮冻时把猪皮上面的油全部剥干净。“猪皮上的油,很难用刀刮掉,那时候我只有十七岁,拿刀的手都受伤了,想偷懒,但是师傅说不行,一定要全部刮干净。”

师傅的严格要求并没有让李建钢产生退缩之心,反而让他明白了精益求精的重要性。其间,他也与封荣泉老先生结下了深厚的师徒感情。在李建钢心中,师傅就像父亲一般,手把手教他技艺,让他懂得制作小笼需要几十年如一日,专注认真,“没有捷径可走”。

慢慢地,李建钢的勤奋好学被师傅看在眼里。几年后,他被安排到知名酒楼和饭店学艺,继续“以匠艺之心,走传承之路”。学成归来后,他开始担任古漪园餐厅厨房管理员,进而担任厨师长,正式从师傅手中接过南翔小笼制作技艺的“接力棒”。

创新求突破 “老字号”展现“新气象”

一直以来,南翔小笼都没有一套严格的制作标准,基本上打馅不用秤,就用勺子来比划,包的时候也是全凭手感,所以味道总是会变。2000年,李建钢受邀到日本东京开小笼店,在考察日本料理店时,他发现在日本,料理都是按照量化的标准进行制作,这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启发。同年回到上海后,他探索制定了“南翔小笼制作标准和规范”,尝试将一切标准化、规模化和程序化。

“每只小笼面皮厚1.5毫米,重8克,包入肉馅16克,成品直径2.5厘米,18个折褶;蒸时严格控温、控时,根据温度调整3-10层的笼屉高度。”这套制作标准和规范被印成文字贴在小笼制作车间的墙上,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小笼的品质,也成为李建钢接过小笼传承使命后做出的重大改变。

在李建钢看来,口味是在制定标准规范的过程中最难确定的部分。那段时间,他带领小笼师傅们每天早上打馅,由员工试味,再听取顾客的反馈,由于当时打馅没有标准,所以得到的反馈是有时偏咸,有时偏淡。为了精准记录,每天打完馅后,李建钢都将当天的馅料成分记在笔记上。经过两个星期的尝试后,馅料比例终于达到了最佳状态,从而确定了南翔小笼的馅料标准。

当然,创新的是口味,不变的是一百多年来小笼的制作方法。与其它地区的小笼相比,皮的制作方式是南翔小笼最独特的地方。李建钢坚持用油面台来制作,即在桌面上抹一层油而不是撒一层面粉。在其他小笼都用擀面杖擀皮的今天,南翔小笼却依然与百年前一样,面皮完全由小笼师傅手工揉成。为什么不用机器操作?“用手按压油面,面皮上带着37℃的温度,做出来的小笼包是有‘生命’的,倾注了手艺人的情感。”李建钢笑着说。

自日华轩点心店开创南翔小笼以来,猪肉馅一直是小笼的“正统”口味。李建钢接手后,“不安分”的他开始在原味的基础上开发新品,逐步推出了蟹粉、咸蛋黄、香菇、藕碎等不同口味。去年,他又开始琢磨给小笼包加点“颜值”,用纯天然蔬菜汁液打进面粉里,推出了红、黄、绿等不同颜色的小笼包,吸引了众多年轻消费群体的目光。

谈到创新,李建钢用“脑洞大开”四字来总结新口味诞生的原因。他坦言,在日常烹饪的过程中,自己就非常喜欢研究各个食材与小笼的契合度。与此同时,虽然他推出的新品接受度很高,但依然引起了不小的争议。有人说他糟蹋了南翔小笼的真谛,应该保持原味才是正道。

面对这些质疑,李建钢始终坚持自己的想法,他认为南翔小笼要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发扬光大,才能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和市场多元化的需求。“小笼的技艺必须是传统的,但是产品可以不断创新。只有这样,‘老字号’才能展现‘新气象’,国家非物质遗产的生命才能不断延续。”

言传身教中 薪火永相传

1978年,李建钢开始带第一个徒弟,到现在已培养了包括第七代传承人陈亦鸿在内的二十多名年轻人,在他的带领下,徒弟们都娴熟地掌握了南翔小笼制作工艺的精髓。

受封荣泉师傅的影响,李建钢对徒弟的要求也非常严格,并在言传身教中体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多年来,他坚持每天5点半第一个到厨房,查看清洁卫生和准备原材料,有时哪怕是桌子上的一滴水没擦干净,他也会要求徒弟马上处理,365天不曾间断。

虽然严厉、一丝不苟,但李建钢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后辈的关心和爱护。有一次,晚上结束工作后,他冒雨外出为徒弟们买白斩鸡做宵夜,回来时由于路滑,他连人带车摔进了坑里。尽管如此,他依然紧紧保护好手里的白斩鸡。虽然事情已过去多年,但每每想起,徒弟们仍然为这份深厚的师徒情而感动。

多年来,除了经营古猗园餐厅外,李建钢还带领徒弟们参加世界中餐大赛、中国厨师节、中国技能大赛上海选拔赛等国际性赛事,在技艺展示和互动中传承和发扬南翔小笼文化和技艺,推广给海内外的人们。2013年,他在上海大众工业学校开设学习班,将南翔小笼的制作技艺教授给烹饪班的学生,并成立“李建钢工作室”。2014年10月起,他带领工作室成员在古漪小学开设小笼课程,该课程得到了广泛好评。“主要推广中国传统美食文化,让大家在制作小笼中体验技能学习的乐趣和氛围。”

在李建钢和团队的努力下,南翔小笼荣获了“中国名点”称号,被认定为上海市“小笼馒头大王”。“南翔小笼馒头制作技艺”于2007年被列为上海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9月,首届南翔小笼文化展启幕。“小笼制作擂台赛”“千桌万人小笼宴”“南翔戏曲庙会”“非遗展示周”……在接下来的十余年中,每年金秋丰富多彩的“小笼文化展”成为上海旅游节、上海购物节、上海市民文化节、上海国际艺术节等系列活动中的招牌项目。每年一度的“南翔小笼文化展”也成为了南翔的一张文化名片。

回首40多年的深耕,李建钢先后荣获“上海工匠”“嘉定区杰出人才奖”“嘉定工匠终身成就奖”等荣誉称号,还成为“李建钢技能大师工作室”“非遗文化进校园”“非遗文化进社区”等非遗传承活动的带头人,深受行业认可。

多年来,为了南翔小笼制作技艺,李建钢孜孜不倦,潜心研究,在传承中坚持创新。正是由于他与团队所付出的汗水和努力,才使这道已有“百岁高龄”的名点直到今天依然被世人铭记。在他看来,“小笼包也会有大文章。”只要认定了,就要沉下心来,做到极致。脚踏实地,不断学习和创新,才能在技能道路上越走越远。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