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版:乐业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2018年11月23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90后文创工作者

“玩”得起 “静”得下 “装”得巧

给虚拟现实添彩、将文物修旧如旧、展艺术生活思考……近年来,在艺术展设计、虚拟现实艺术制作、文物修复等带有文化艺术背景的工作中多了不少90后的身影。

本期乐业周刊聚焦90后文创工作者的故事。

■B04-05

给虚拟现实添彩、将文物修旧如旧、展艺术生活思考……近年来,在艺术展设计、虚拟现实艺术制作、文物修复等带有文化艺术背景的工作中多了不少90后的身影。本期乐业周刊聚焦90后文创工作者的故事。

青年报记者 陈晓颖 明玉君

VR美术设计:

让虚拟现实更贴合实际

今年电影《头号玩家》让VR再次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电影里梦境一般的虚拟现实让大家期待不已。

在上海也有这样一群青年才俊,正在为大众“筑梦“的道路上努力开垦。除了VR程序开发岗位外,VR美术设计师也在用美术设计让虚拟走进现实。

美术设计兴趣变得更立体

2017年刚从大学本科毕业的刘国安经过实习,加入了一尺视界。“我本科学的专业是艺术设计。在校期间在体验店里了解到VR后,明显感觉到虚拟现实汇总的色彩感、空间感表现更加强烈,当时就对这个新事物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刘国安向记者介绍说,这一场体验在初出校门的刘国安心里扎了根,萌生了想要去了解更多关于VR知识的想法。“当时学校里基本没有相关的课程,我都是通过网络来了解。”他一边学习专业课程,一边通过网络在各种VR论坛、网络课程和实体店体验慢慢积累起了对VR知识的了解,对它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在大四毕业决定实习的时候,刘国安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离开山西,来到上海报名一尺视界公司实习。

在公司实习期间,刘国安并不是单纯的培训或啃书本,而是真正参与到正在进行项目中,一边学习一边“实战”。“我之前学习的艺术更多是二维空间。但当我们在进行VR设计时,整个场景变得更立体了。”他介绍说,这就要求在前期调研、中期制作中加入更多现实的细节,设计也需更细腻。

“基本上你们在VR场景中能看到的物体,场景都是由美术组来负责的。”刘国安介绍道。在一个VR团队里,VR美术组要负责场景的描绘,每个墙壁、家具、景物或花草都要精致描绘。“我实习的时候就接触到了为5A级旅游景点——乔家大院做VR场景美术设计的工作。”刘国安说,这个项目要求团队奔赴山西进行实地勘测。在勘测过程中,他们不仅要精确测量场景,还需要了解这些家具摆放、院落设计甚至不同建材选用背后的文化和历史。如此一来才能将现场做到真实还原。“在实际参观时,部分景点晚上是不能进入的。为呈现出全时、全景效果,我们在做此项目时加入了夜景VR,也更体现出虚拟现实优势,让用户感受到白天和黑夜。”别看刘国安是1996年出生的年轻人,他通过参与“乔家大院”设计项目,最终和团队获得了UCCVR大奖。一尺视界CEO、上海VAIA产业联盟英赛德学院院长杜浩然介绍说:“公司发展时需要大量VR上下游人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主要采取项目化的方式,让他们在实战中得到最快成长。”

为乔家大院设计VR体验

“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接受VR理念并开设一些课程。“杜浩然介绍说,“2016年国家教育部提出培养VR方向人才。这其中包括了VR技术主流的引擎开发、数字媒体艺术、模型渲染、VR全景拍摄、全景后期等方向。这也都是实际工作中所需的人才。”记者了解到,企业在VR人才培养中也在进行校企融合。“我们在和上海部分职业学校合作时,将企业的真实案例带入学校,把整体产业培养带入学校,从而实现产学研的一体化。”杜浩然介绍说,目前一尺视界已经与多家学校进行了合作,由学校教授学生基础知识和软件使用,公司负责将以往项目的经验和真实案例实验机会带入课堂。如此一来,学生获得了实训机会,企业也能在这个过程中挑选潜在的优秀人才。此外,公司在2016年成立了上海VAIA英赛德学院,也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吸引和培养更多人才加入VR行业。据介绍,目前VR从业者薪酬待遇也较为可观。行业中VR设计应届毕业生工作一年以内月薪在5000-6000元左右。一年以后他们的月薪则会上涨到7000到8000元。对有三年以上工作经验的VR设计人才来说,月薪通常在12000元左右。

“我很看好VR前景发展。“刘国安向记者说道。目前,VR已经在建筑、医疗、教育、工业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应用,未来几年将会有迅速的发展。在宝山区智慧湾的VR体验馆中,记者也看到在医疗行业,VR帮助实习医生模拟新生儿的抢救场景进行学习演练。在工业行业,VR工程师将工业零件快速地进行拆卸和拼装,提高了设计的效率和现场感。在建筑行业,VR场景可以模拟不同建材的搭配效果,不同家具的摆放等。“随着5G时代到来,硬件成本降低,VR会进一步走进大众,在民用领域有所应用。“杜浩然说,目前上海的琉璃博物馆就可以通过VR让参观者身临其境地感受整个玻璃制作过程,并且可以亲手尝试一些工艺步骤。

文物修复师李圣豪:

耐得住寂寞,将文物修复进行到底

又是一个忙碌的深夜。李圣豪正伏在案头,小心翼翼地拼接着瓷器碎片,同时将传统文化的元素融入“二次创作”中。几经奋战,当把最终的成品交到客户手中、看到他们满意的神情时,李圣豪脸上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在他看来,文物修复并非枯燥乏味,相反,只要沉下心来,耐得住寂寞,其中自有无限乐趣。“这是一份值得长期坚守、深耕和传承的工作,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能够加入进来,为文物修复做出贡献。”

怀着满腔热忱,踏入文物修复行业

“我父母都是从事古玩行业的,主要提供收藏、鉴赏等一体化服务。”从小在家人的熏陶下,李圣豪就对瓷器、玉器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年,高考结束填报志愿时,他毅然选择了较为冷门的文物修复专业。“经过几年专业学习,我对器物的认知更加系统化,也学会了一些文物修复的方法。”

转眼到了毕业季,当其他同学纷纷从事销售、文员等工作时,李圣豪怀着满腔热忱进入雍墨文化,成为了一名文物修复师。

然而,初次入行,虽然在校期间有过在博物馆实习的经历,还参与过很多文物修复项目,但当面对陶器、紫砂、青铜器等进行修复时,李圣豪还是遇到了不少困难。“文物的破损程度不同,有时还要补缺,需要足够细致和耐心。如果一个缺口没有做到严丝合缝,就前功尽弃,也会对文物造成二次伤害。”李圣豪说。

好在在师傅的指导和带教下,经过勤奋练习和尝试,他逐步掌握了金缮修复方法,并开始独立接待客户,进行文物修复。据李圣豪介绍,平时修复的文物主要来自于企业和个人用户,有些是文物公司、艺术品交流市场的破损文物,有些则是具有收藏价值和纪念意义的紫砂壶、首饰和祖传老器物等。“它们可能并非价值连城,但这些文物在人们心中具有无可替代的意义,非常珍贵。”

前段时间,有客户前来修复一尊佛像。该佛像在运输过程中,手臂处出现了10余处破损,但佛像需镀金身,修复难度相当大。时间紧,任务重,李圣豪与团队合理分工,连夜赶工,最终只用了40天便将修复好的佛像呈现在客户面前。对他们而言,客户的认可和满意,就是最好的肯定和鼓励。

随着技法的日益成熟,除了文物修复之外,李圣豪还担任助教老师,为学员们提供文物修复培训课程和具体的操作指导。他透露说,在雍墨文化,最小的学员只有12岁,年龄最长的学员已近70岁,越来越多的人们对文物修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他看来,课程培训不仅能够培养专注力和动手能力,也是对文物修复技法和传统文化的传承。“让文物修复不再神秘,人人都能感受到它的魅力和乐趣。”

未来将长期坚守,培养更多行业人才

白天忙于接待客户、培训学员,到了夜深人静时,李圣豪便拿出刀具和修复材料,坐在工作台前开始了他的“二次创作”。他坦言,相比白天的喧嚣和热闹,夜晚的安静更适合文物修复。在他看来,拼接碎片就如同玩拼图一样,一片片拼接起来的过程中,自己也收获了成就感与快乐。而对于手上的伤口,他表示已经习以为常。“碎片很锋利,修复的过程中也会用到刀具,难免受伤。”

除了工作时的认真、专注,闲暇时李圣豪经常参观博物馆、漆器展和美誉展,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同时,倾听文物讲座,阅读专业书籍,随时补充传统文化知识。“到目前,苏浙沪周边以及河南、河北、陕西等地的博物馆我都参观过了,还会组织学员去景德镇参观,与那里的老师和专家交流、学习文物修复技法和瓷器知识。”

文物修复离不开传承和创新。在不断积累的基础上,李圣豪与团队尝试将传统文化的元素如字、画、纹饰等融合在文物修复中,同时进行材料的改良和过滤,以防人体过敏。“这种创新修复对于客户来说,有种私人定制的感觉,是独一无二的,很受欢迎。”李圣豪笑着说。

相比薪资和待遇,李圣豪坦言他更在意对于工作本身的热爱。尽管周围很多人转行,但他始终坚持初心,沉浸在文物修复的乐趣中,传承和发扬这一技法。辛苦付出的同时,他也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同时提升了为人处世、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他看来,文物修复是一项需要耐得住寂寞的工作,而且高强度,需要集中精力,一丝不苟。“正如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中所呈现的那样,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发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如今,在文物修复行业坚守的多是老师傅,年轻人并不多。在表示担忧的同时,李圣豪也坦言,将继续深耕,全身心投入,同时,希望未来成立文物修复工作室,为在校学生提供实习机会,竭尽所能培养文物修复相关人才。

艺术家何佶佴:

盼以展品引起观众思考

如今逛展已成为不少都市人的休闲放松之选。在沪上,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等展览形式也在这些年广泛地“走入”观众眼中。“艺术作品应给观众启发,从而回归独立思考。”在11月13日闭幕的《2家画廊认为何佶佴是一个好艺术家,64家画廊则认为不是》个展上,90后当代艺术家何佶佴介绍了他对艺术展品和当下观展心态的想法。这位90后艺术家也用展出的15件作品传递出他对当下生活的思考。

艺术作品启发观众独立思考

何佶佴个展主要以装置艺术为主。一进展厅最先看到的就是摆在窗口的四把椅子。椅子面向窗口。窗外则是门口街心公园的景色。有观众问何佶佴,窗口摆一张椅子也能算展品?何佶佴坐在椅子上望向窗外,介绍起展品《____路风景_号》的设置初衷,“每一把椅子的摆放位置都是经过测量后安排的。取名《____路风景_号》是希望观众从观景中,以思绪填写这个作品答案。”

何佶佴是上海人,受其父亲上海中国画院著名画家何曦影响,从小接触国画和摄影。高中毕业后,他考到中国美术学院修读国画系人物专业。但读书期间因为参与到电影拍摄、话剧表演等活动,让他逐渐对空间舞台感产生了强烈兴趣。“这时我也感受到艺术表现可不拘泥于国画这一形式。”在何佶佴看来,空间更能全方位地展现美感。他也通过话剧探寻空间艺术的利用方式。他在大三在读时曾参与编导过话剧《特洛伊游戏》。在话剧中,他和演员不仅通过肢体、语言表现出了情绪与艺术的交互,还通过舞台布置、服装道具、观众互动等形式带动起受众情绪。毕业后成为艺术家的他,在艺术展品表现形式中也加入了互动体验。比如在“圈内艺术家”展品中,一条红毯尽头贴着金色圆环,配文写着“站在圈内,就是圈内艺术家”。不少现场观众看后一笑,随后站在圈中拍张照片留念。

别看何佶佴今年只有25岁,他的作品曾出现在多个群展。2017年何兮何佶佴联展“你奈我何”获得不少关注。他也作为策展人参与到2016年“四月一日艺术节”展览中。

2014年,大四在读的何佶佴就曾参与过展览策划的工作,从展品挑选、空间摆放、邀请专家到前中后期宣传,他都参与其中。“策展在艺术展中算是重要的一环。”何佶佴介绍说,挑选出艺术家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在有限空间呈现出展品表达的意味都是富有挑战性的。无论作为策展人还是艺术家,何佶佴都有一个不变的宗旨——让更多人接近艺术。

他介绍说,个展展示了何佶佴2016-2018年之间完成的15件作品。在彩票展位前的桌子上摆放着近百张彩票,观众可随意拿取。“如何让无用的艺术变得更有价值?我购置了一批彩票。观众可随意拿。若中奖,观众在观展中也算获得了实际的价值。”何佶佴观察发现,在艺术展览中若加入生活化元素,则更能够让艺术更贴近观众。

年轻艺术家以展品展现艺术“天花板”

在不少观众眼中,这位展览人将独到的想法融入展览。展名就是一个体现。“2家画廊认为何佶佴是一个好艺术家,64家画廊则认为不是”这一名字实际也是场馆内的主要展品。何佶佴介绍说,在“艺术圈”里,美术馆、画廊、藏家等决定着作品、作者是否有机会受到关注、得到曝光。但目前对不少青年艺术家来说,想要打破权威,进入艺术圈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他把自己的作品和自我介绍压缩成文件包,分别发送邮件给全国66家著名画廊,希望从那些一直号称自己努力挖掘艺术新人的画廊那里得到回音。结果只有2家画廊打开了压缩包文件,没有回复何佶佴的画廊有50家,另有14家画廊的邮箱,经过多次发送依然没有成功。他在展览中摆设了写着画廊名的灯箱,并围成了一个长方体空间。仔细贴近可以发现,每个灯箱背后是邮件的截图。走入长方体展区,观众可以看到这次实验艺术的来龙去脉。他希望以此艺术表现形式展示青年艺术家较难突破天花板的生存现状。

每组作品都在向读者提问。何佶佴说,但答案却不会告诉观众。“看展更像是探寻答案的过程。”何佶佴希望艺术作品带给观众思考和回忆。在采访中,他始终提到艺术不应高高在上。“生活中有艺术,来参展的人坐在这里,安静地思考、感受生活中的美感。”

谈到收入,何佶佴表示商业合作、卖画主要是他们的收入来源。虽然这一职业收入并不稳定,但在他看来,从事所喜欢的工作,并展现个人世界观是着实有趣的。2017年他在毕业两年后回到中国美术学院就读研究生学位,在跨媒体艺术学院空间多媒体工作室学习、研究。他希望今后能利用这种方式表达,将空间与艺术表达形式多元利用起来,做出更多贴近生活、引发思考的艺术作品,予人启迪。“每个人对作品都有着他们独到的理解。”何佶佴也希望自己作品可引发观众沉浸、独立地思考。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