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版:乐业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2018年12月21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公共就业服务 顺应时代变革

改革开放40年,劳动就业的变革和产业革新紧密相连,也牵动着民生发展,见证着时代变迁。从“一岗终身”到劳动合同制;从重视铁饭碗到多元化就业;从“要就业”到“需指导”,上海人力市场应环境变化而改革前行。市、区两级也在革新中丰富公共就业服务的内涵。1979年1月,徐汇区劳动局率先建立全市第一家区级劳动服务公司。40年间,秉承“顺应需求、优化服务”的宗旨,徐汇区公共就业服务以“乐业”品牌促进高质量就业。

■B02

改革开放40年,劳动就业的变革和产业革新紧密相连,也牵动着民生发展,见证着时代变迁。从“一岗终身”到劳动合同制;从重视铁饭碗到多元化就业;从“要就业”到“需指导”,上海人力市场应环境变化而改革前行。市、区两级也在革新中丰富公共就业服务的内涵。1979年1月,徐汇区劳动局率先建立全市第一家区级劳动服务公司。40年间,秉承“顺应需求、优化服务”的宗旨,徐汇区公共就业服务以“乐业”品牌促进高质量就业。

青年报记者 陈晓颖

积极引入市场机制 探索开放劳务市场

翻开徐汇区公共就业的服务历程表,每一段就业服务的改革步伐都映照着时代变迁。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大批上山下乡的知青返沪。如何解决他们就业安置就成为了摆在劳动部门工作人员面前的主要问题。

开就业门路,拓展就业服务,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随着国家“三结合”就业方针发布。1979年1月,徐汇区劳动局建立全市第一家区级劳动服务公司。“劳动服务公司的建立主要是为响应国家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实施‘三结合’的就业方针、广开就业门路的重大历史使命而设立的。”上海市徐汇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王戎山介绍说,当时在劳服公司中,工作人员主要为返沪知青开拓岗位,安置工作。劳服公司的工作人员平日里会走入各个专业队、建筑队、生产服务队,挖掘新的工作岗位,系统安排知青们到各个生产队上班。在安排组织带动下,上万名返沪知青稳定就业。这一类似“劳务中介”的公共服务模式马上在全市各区县推进。其他区县陆续组建了劳动服务公司,并建立面向劳动者提供就业服务的固定场所。1981年,为市就业促进中心前身的市劳动服务公司正式建立,创造就业条件,组织城镇待业青年开辟生产、职业培训。记者了解到,1984年底全市劳动服务公司创办了近一千个集体经济生产服务单位,吸纳了3.2万余人就业。

1984年,劳动力市场经历了一次转折——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也就是说,过去劳动力进入单位便一岗终身的模式在1984年正式画上句号。对熟悉了“铁饭碗”的就业者来说,劳动合同到底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专业人员答疑解惑。作为公共就业部门,区、县劳动服务公司和街镇劳动服务所工作人员便承担起了介绍、推进劳动合同制落地的工作。在市劳动服务公司指导下,全市各级劳动部门为新就业员工建立劳动手册,并履行合同制工人待业期间的组织管理、思想教育、就业培训、就业安排和生活补助等工作。以徐汇区劳动服务公司来看,这一时段工作业务覆盖面正逐步拓宽。

要想进一步广开门路、搞活经济、解决城镇就业问题,探索新路径更需要创新方式。随着经济体制和劳动制度改革的深入,劳动部门落实企业招工自主权和劳动者的择业自主权,积极引入市场机制,探索开放了劳务市场。

“我们都把当时招工状态称之为‘骡马大市’。”在当时徐汇区劳务市场员工的印象里,每天劳服公司大厅里都挤满了寻找工作的人。1987年后,上海市社会招工主要采用举办劳务市场的形式。区级劳务市场不仅为劳动力提供岗位供需信息,还负责招工、求职登记,开展就业指导和代办有关手续等系列服务。找指导师开单,推荐企业,在大厅外黑板上看新发布的岗位,越来越多的求职者走进区级劳务市场熟悉起这一找工作的新模式。

产业革新 推动再就业服务

伴随着90年代上海产业结构大调整,1994年上海纺织第一家破产企业第二织带厂因资不抵债而关门。曾是上海“龙头”的纺织工业企业也因调整产能,陆陆续续走向关、停、转、并。因企业关停无处安置的38万职工如何分流?在这一难题下,再就业服务中心担起重任。

1996年7月26日,上海最早的再就业服务中心在纺织、仪电两大行业分别建立。并且这一模式在1997年初被推广到轻工、华谊、电气、冶金和建材等5个(集团)公司。再就业服务中心是解决就业的新尝试,为下岗职工搭建起桥梁,通过保障基本生活,并组织开展职业培训,从技能和心理上帮助他们实现再就业,引导他们向区县分流、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生产自救或自谋职业。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费、门诊医疗费、社会保险费由中心承担,资金则由政府、社会、控股(集团)公司三方共同筹集。

当年底,根据“以出量进,稳进快出”的原则,全市共建308个再就业中心,涉及企业8046户。到2001年,再就业服务中心人员累计100万人全部分流完毕。记者从市人社局获悉,到2001年再就业服务中心陆续撤销,再就业中心100万人中30万人提前退休。

下岗职工“转型”安置实现“万人就业”

“只要不挑不拣,48小时可协助找到工作。”20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徐汇区公共就业部门面向就业安置求职者上提出了这一承诺。承诺的背后是机制体制与服务模式的创新。

2000年,在当时位于徐虹北路的徐汇区职介所举办了周六招聘会。每个周六,区内用人单位在此设摊招聘,吸引了待就业群体的关注。早上8点招聘会开始。还不到7点,工作人员就在场馆内透过落地玻璃门看到门口排满了等待进入招聘会的求职者。一方面建起常态化岗位信息平台,另一方面徐汇区就业服务部门也在配合市级政策,开发区内岗位,铸好接收就业困难人员的蓄水池。

在下岗群体中,大部分待业群体呈现年龄偏大、缺少技能、学历不高的特点。在僧多粥少局面下,一部分待业者“剩”了下来。不少“老大难”又是家中的顶梁柱,全家老小等着工资吃饭。面对这部分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服务进行了精准化创新。

本世纪初,市政府组建“万人就业项目”。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2003年初正式提出并首批试行推出市容环境协管、商品交易市场协管、劳动保障协管、林业养护、河道保洁等13个“万人就业”岗。

市、区“就业援助先进个人”徐思成就是这段改革的亲历者。他个人职业发展的路正是上海劳动就业变化的缩影。70年代,徐思成响应国家号召,从上海到安徽插队落户。返沪后的他经过安置,先后在徐汇区住宅公司从事锅炉工、仓库保管员等工作。

下岗后徐思成得到“万人就业项目”的信息,报名成为了上海市第一批就业援助员。“我从需要就业援助的身份切换到助人的角色。”徐思成在角色变换间,靠着责任心与热心肠将就业援助工作做到了实处。他跑遍辖区内招工企业、陪就业困难者修剪出清爽发型、送求职者外套协助通过面试。同时,徐思成也进一步见证了公共就业服务的升级。2006年,以徐思成个人命名的职业指导专家工作室在徐汇区康健街道建成,更多专业化职业指导在徐汇区落地生根。

打造“乐业大厦” 岗位培训咨询一应俱全

“为规范、优化一线职业指导师的工作方式,我们在前期以流程规范,以能力提升为导向,打造了一批‘研究型职业指导师’。”原徐汇区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中心南站分中心主任杨燕华介绍说,随着4050群体、下岗群体基本上完成就业,公共就业服务迎来了待业人群年轻化、心理状况多元化的问题。面向诉求应对解决,一批职业指导师通过系统化的《徐汇区职业指导工作手册》学习与研究,明确了职业指导的工作标准,进一步拓展就业服务。

2013年11月,呈体系化的职场体验项目“徐汇区青年乐业起点”正式启动。负责人通过乐业起点微信平台、社区通讯平台等进行活动推广固定活动,同时也为职业指导员提供处方式、菜单式的职业指导奠定基础,作为菜单提供给青年,“缺啥补啥”。至今,青年乐业起点已经在徐汇区社区服务中心有定点场地,每月都有活动排片。徐汇区青年乐业起点就像一家大型的综合商厦。在这里,求职之友、职业展示、测评中心、心灵驿站、招聘天地、创业之家等十大项个性化、体验式的服务项目可自主预约选择。求职夏令营、就业训练工厂、职业指导微课程、星训练营、职场体验、培训沙龙等活动也作为项目支撑增强求职者的“乐业”体验。记者了解到,“乐业起点”有着专业服务团队支持。由4名首席职业指导师、7名高级职业指导师、28名乐业专家志愿者、80名启航导师组成的指导团队将进一步提升服务专业度。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