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专栏

上一版   

 

2019年01月13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妖娆记

眼界与心田

【文/于是】

不打卡的人才会明白,眼界再宽,若不深入心田,终究只是浮云。

要去美国前,M提早联络在那里的老朋友,想约去某博物馆的行程。朋友告诉她,那个馆的镇馆之宝已被出借到上海展出了。

这样的事,近年来已很普遍。在中国的大城市里,在特定的时间期限里,我们有机会看到全世界各大美术馆、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这显然证明了我们在世界文化版图上的重要位置。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那代人肯定会记得,西方艺术家的作品最早在九十年代初期被引入中国展坛时所引发的热潮,展厅里常常人满为患,包括罗丹、达利、恺撒、苏拉等现当代艺术家的真迹让那一代年轻人大开眼界,启发了一大批创作者。同样,中国当代艺术家也是在那种氛围中被首次引荐到西方展坛,双向的互动催动了更多艺术家积极创作。

从那时到现在,不过才二十年。现在的年轻人还会那样趋之若鹜地去看一场西方艺术大师的展览吗?哪怕有了互联网,有了越来越强大的中国护照,有了越来越寻常的出国旅行……年轻人还会珍惜在家门口看到世界一流作品的机会吗?在信息如此泛滥的时代里,仅仅拓宽眼界对年轻人还有吸引力吗?

M并不遗憾此行和镇馆之宝失之交臂,在家门口瞻仰名作当然便捷,但好像还是少了一点千里迢迢去朝圣的那种心态。

作为旅游者,很多年轻人已发现:周游世界并不难。浅层次的旅游只涉及地方美食、美景,是短暂而密集的消费。然而,跨国海淘也能部分取代这种消费。也有人去体会当地民宿,像本地人那样生活一段时间,或许还免不了感叹国外生活在便捷程度上远不如国内生活——没有手机支付,没有价廉物美的快递物流,没有日夜不休的外卖。

M不是把旅游视为消费和消遣的那种年轻人,就一幅名画而言,她不仅想在真迹面前细品笔触、研究色彩的细腻渐变,还想亲历艺术家的故乡,从空气、植物、湖水、动物、乡民中间感悟艺术品能量的源泉。镇馆之宝是不是在馆内,真的并不重要。她不是要去打卡的,而要在心田里留下某种烙印,甚至是新的创想。

打卡族的眼界只会越来越窄,止于网红热点,走马观花,阅后即焚,除了在以太空间里留下一点自己存在并移动的痕迹,别无所得,但这确实是当代人的一种活法。在这一点上,回头去看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文化环境,大概会更有所留恋吧。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