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公益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06月04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俞利民:用光影讲好故事 传播公益力量

青年报记者 孙琪

    公益摄影师俞利民。受访者供图

青年报记者 孙琪

本报讯 还记得1991年中国希望工程宣传照中,有一张照片拍的是一位渴望读书的“大眼睛”小姑娘么?那个女孩子一心想读书眼神感动了无数国人。为此,很多人从此开始资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一张照片,一群孩子的命运就此被改写。

如今越来越多的摄影师将镜头对准了公益主题,用镜头语言准确、真实地讲述帮助者、受助者、公益项目开展的故事,国家级摄影师,小俞公益摄影创始人俞利民就是其中之一。

曾经 带着相机做义工

在踏上公益摄影路之前,俞利民只是一名普通的专业摄影人,他拍风光,拍生活。2012年,各类公益活动和公益组织越来越多,宣传越来越被公益组织所重视。俞利民有时就被小伙伴们叫上,让他“带上相机做义工”,在不断的拍摄中,他接触了不少公益组织,他们一见如故,对公益、对摄影、对生活有了更多理解和感悟。

公益摄影和摄像所记录下来的光影,能够见证一个公益项目开展的真实过程。就像希望工程的“大眼睛”小姑娘一样,一张有感染力的好照片,所带来社会影响不可估量。但现实是,尽管很多社会组织都重视宣传,但电视台等媒体采访后,会将相关素材会带走,广告公司则开价较高,所以他们并没有财力邀请到专业人士进行跟踪拍摄。于是俞利民开始思考是否将自己的专业与公益相结合,成立一个公益摄影的组织,为这些社会组织做点实事。

怎样用摄影做公益?几年前,这对于小俞来说也是一个新课题。于是他开始免费帮各个组织去拍摄,他认定只要走进这些社会组织中去,感悟到他们真正需求,就能够拍摄出真正的好作品,等到自己找到了感觉,2015年,小俞成立“小俞公益摄影”。

“小俞公益摄影”是一个由志愿者组成的民间公益组织,这年秋天,他们的作品得到在宝山区共青团的认可,在组织成立的第一年,拍摄了宝山区所有的街镇公益活动。

如今 是公益也是事业

想拍好公益题材的作品,非常不容易。这与商业片子的摆拍不同,公益活动许多因素是摄影师无法决定的,比如妙趣横生的场景、公益的主题和友爱的眼神等等,几乎都需要摄影师伺机而动进行抓拍,在无数张照片中选出一张直击读者内心的照片。小俞介绍,他们从2012年至今拍摄了50万张公益活动照片,百来个公益视频,小俞自己都拍坏了3个相机。

拍摄不易,带领团队创业更不易。俞利民曾在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经济来源下,带领团队坚持做公益事业,多位志愿者每周都放弃双休日跟着小俞扛着机子满城跑。“我们作品坚持公益主题,坚持专业水准。”因此小俞公益摄影团队最初有50多人志愿者的规模,但几次筛选之后,一度只剩下9个人坚持,如今维持在10多人的团队。虽然是一个松散的志愿者组织,小俞他们对作品质量始终不放松,记得2015年的冬天去宝山拍摄活动,一个志愿者摄像师建议不要只拍照片,也可以尝试拍视频。在这位摄像师的坚持下,他们第一个视频就此出炉,后来的微电影,纪录片都是这样一个个诞生的。

小俞介绍自己和两个成员是专职做公益摄影。那么,靠着这个组织,他们能养家糊口么?

“能!”俞利民介绍,他非常感恩上海共青团,在各区共青团的扶持下,这几年小俞公益摄影在圈子里积累了口碑,有了稳定的客源。虽然收费是公益价格,但业务量客观,他们目前主要服务5个区党建服务中心、团区委、妇联,近20个街道,近40个社会组织还有众多企事业单位,收入足以覆盖成本,他相信自己的发展会愈来愈好。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