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都市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09月06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一个“吻”获得国际金奖 上海科技馆是怎么做到的?

青年报记者 郭颖

青年报记者 郭颖

本报讯 日前,在日本京都召开的全球博物馆行业顶级盛会——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第25届大会上,“2019AVICOM国际视听多媒体艺术节(F@IMP2.0)”评选结果揭晓。

此次共设纪录片、短视频、增强现实技术类等9个竞赛单元共34个奖项,共有全球12个国家和地区的57部作品从各自选区中突围参加最后的角逐。

经过国际组委会的评选,中国8家博物馆榜上有名,共摘得9项金银铜奖,上海科技馆与南京博物院并肩摘得两项金奖,为国家争光。

其中,上海科技馆原创纪录片《流星之吻》代表中国斩获纪录片单元唯一金奖,同时也是科学技术类主题参赛作品的唯一金奖。

《流星之吻》讲述了2018年上海科技馆在国内首次完整回收陨石坑、首次获得西双版纳目击陨石全记录实证的过程。报名截止前72小时,团队成员通宵奋战,最终完成前期拍摄、后期剪辑及原创音乐创作等工作,呈现了一部讲述陨石及陨石坑的原创科普纪录片。

“我们仅仅只用了半小时,就快速组建了12人团队,开始了72小时接力跑…… 我们这点家当要拍出纪录大片的质感。”该片制片人、上海科技馆信息中心副主任吴国瑛回忆道:央视盛瑾瑜担纲文案,把控画面和文字的配搭;央视周力掌镜,承担了大部分前期拍摄,科技馆孙乐琦、陈聪配合另一个机位;后期剪辑由周力、吴振华、徐骆羿、孙乐琦一棒交一棒接力跑;原创音乐是科技馆王盛给大家的一个惊喜;英文字幕由天文馆杜芝茂来翻译,天文专业的让人放心;林清博士、陨石猎人张勃、自然史中心张汤铭作为男一、二、三号出镜,生动讲述《流星之吻》的故事。

获奖后,有其他博物馆同行来问吴国瑛,这部纪录片外面公司做的吧,花了多少钱?她自豪地回答:“没花一分钱,全部是我们团队自己做的原创纪录片。”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