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文化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12月27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超四成每月读书不足一本 近五成每天读书不足半小时

大学生何以不肯“书山勤为径”?

青年报记者 郦亮

青年报记者 郦亮

本报讯 最近一份阅读调查再次引起了社会对于大学生阅读状况的担忧。这份中国青年网校园通讯社进行的阅读调查显示,近五成学生每天读书不足半小时,超四成学生每月读书不足一本,通俗小说最受欢迎。

现状:大学生读书太少太浅了

这份调查报告是中国青年网校园通讯社对全国86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后得出的。调查显示,46.3%的受访学生平均每天读书时间不足30分钟,每天花费30分钟到1个小时、1个小时以上时间读书的学生分别占33.91%、19.79%。在读书数量上,44.91%的受访学生平均每月读书不到一本,另有43.17%和11.92%的学生分别平均每月读书1到3本和3本以上。有超过4成的受访学生每天读书时间不足30分钟,每月读书不足一本,这个结果却是让人乍舌。

所看的内容也不是没有问题。调查显示,通俗小说类最受欢迎,占受访学生的61.46%,其次选择文学名著类和人物传记类,分别为55.67%和36.57%。所谓“通俗小说”可以被认为是流行小说,这本身就是浅阅读的一部分。大学生正处在学习的年纪,每天都要知识宝库中汲取养分,如果只是读读通俗小说,那显然是不够的。

不仅读书少,而且读的内容还很浅,应该说这是一份令人大跌眼镜的阅读调查报告。既然读得那么少,读得又那么浅,那么人们完全有理由对一些大学生的成长状况感到担忧。

学生:不想把自己搞得太累

其实大学生浅阅读的问题在之前已经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每年年末,各大著名高校都会发布学校图书馆的借阅榜单。即便是像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其借阅榜单有时候也会让人大跌眼镜。

比如2016年清华大学图书馆的借阅榜单前三名是《明朝那些事儿》《三体》《天龙八部》。北京大学图书馆前三名是《心理学与生活》《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幻夜》。上海交大图书馆《明朝那些事儿》《人类简史》等通俗历史读物位居前列。

青年报记者就此与一些在校大学生进行了交流。让人颇感意外的是,尽管外界对于大学生的阅读状况并不满意,但是大学生自己却习以为常,甚至于理直气壮。复旦大学的潘同学告诉记者,现在本科生从大三就开始实习找工作,这两年找工作比过去都要难,很多学生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所以很多人都没有时间读书了,即便读书,也只想读一些轻松愉快的,不想把自己搞得太累。

青年报记者注意到,“没时间”和“减压”是大学生对自己阅读状况给出的最集中的理由。但是很显然,生活节奏快和工作压力大是现在都市人普遍遇到的状况,这不能成为不读书的理由。

大学不妨从培养阅读习惯入手

资深出版人章秦川对青年报记者说,在人们的想象中,走在时代前列的大学生理应是阅读风潮的引领者,是阅读最活跃、最积极和最深入的群体,但是现在各种调查报告和榜单都显示,情况并非如此。

“近年,全国都在推进全民阅读,很多地方的阅读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国民阅读率有了不小地提高。但现在来看,大学成为全民阅读推进的重点,如何提高大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同时引导他们进行深阅读和精阅读,这都是需要探讨的。”章秦川说。

青年报记者注意到,近年为了引导大学生积极阅读,很多大学都开设了成系列的品牌文化阅读讲堂。比如北大的博雅讲坛、复旦的近思讲坛等等。这些讲坛都邀请了著名学者来主讲,深入浅出,自成体系,同时吸引大学生开展丰富的课外阅读。这般探索阅读之乐、品味书籍之美的活动,会有助于让学生真正喜欢上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