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青年

上一版  下一版   

 

2024年02月23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为何她们能获评上海市“最美公务员”?

一心为民,用青春书写担当

青年报记者 陈泳均

    静安区人民检察院第五检察部主任、四级高级检察官龙潭。

    闵行公安分局浦锦路派出所民警顾晓芬。本版均为受访者供图

履职有为的实干家、用心用情的守护者……迎难而上,主动跨前一步,让检察监督更加精准有力;作为服务辖区百姓的“贴心人”,与3432名居民成为微信好友,以“不过夜”的标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事。近日,静安区人民检察院第五检察部主任、四级高级检察官龙潭和闵行公安分局浦锦路派出所民警顾晓芬入选首届上海市“最美公务员”,在不同岗位展现“最美”形象,书写“最美”答卷。

青年报记者 陈泳均

静安区人民检察院第五检察部主任、四级高级检察官龙潭

“检察官就是要成为百姓靠得住的人”

“民事检察监督不仅考验检察官的‘眼力’‘脑力’,更考验‘抗压能力’。”龙潭始终将精准监督理念烙印在她的办案原则中,一以贯之,行而不辍。

多年的刑检办案经验,让龙潭对线索极其敏锐。2020年,在对虚假诉讼监督线索进行日常排查中,龙潭发现,刑检部门正在办理的一起恶势力团伙诈骗案的主犯存在“套路贷”犯罪嫌疑。这类案件往往刑民交织,具有很强的隐蔽性,一些借款人在被“套路”之后,背上了巨额债务,无力还债时,只能卖车、卖房。

事关百姓“钱袋子”安全,龙潭立即与刑检部门沟通,以刑事证据思维启动线索初查,但犯罪嫌疑人拒不开口。“我们要把证据放在他面前,让他心服口服!”龙潭下定决心,一定要将这股恶势力绳之以法。经过调查核实,龙潭和团队成员调取到了银行流水。多次释法说法,被害人放下包袱,陈述了被骗过程;几经辗转,关键“案外人”被找到,最终形成了证据锁链。该犯罪事实被法院判决采纳,虚假诉讼的受害群体被免去了高额债务。

从精准聚焦民间借贷、离婚析产等虚假诉讼高发领域,再到多次提请抗诉,制发再审检察建议,运用大数据监督办案,自2018年从事民事检察工作以来,龙潭带队先后对180余起虚假诉讼案件开展监督。对龙潭来说,这一路走得很辛苦,却也很踏实。“民事检察是检察机关贴近群众、服务民生的重要窗口。我做得多一点,老百姓的担忧就少一点。”

“检察官就是要成为百姓靠得住的人。”龙潭常常这样说。去年以来,龙潭参与指导办理了一百余起涉农民工、残疾人和家庭暴力受害人等弱势群体支持起诉案。通过释法说理、公开听证、促成和解等多种方式,争取实现案结事了人和。在既有办案模式下,她还牵头起草了《静安区人民检察院民事检察和解工作规定》,展现新时代检察机关的人情温度。

闵行公安分局浦锦路派出所民警顾晓芬

“把百姓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做。”

教育群、美食群、遛狗群、搭伙群、群主群……128个微信群,吸引了三千余名微信好友,辐射了一万多名居民。闵行公安分局浦锦路派出所民警顾晓芬扎根闵行社区十余年,深入开展“线上+线下”社区警务,被辖区百姓亲切地称为为民服务24小时不打烊的“浦江女儿”。作为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坚定践行者,她将“晓芬工作室”打造为百姓身边的调解室和求助站,7年间累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00余例,就地化解率达100%。

双眼炯炯有神、声音洪亮、走路步步生风,这是采访时顾晓芬给人的第一印象。谈及为何手机里有128个微信群时,顾晓芬介绍道,“小问题不解决,最后可能酿成大事故。微信群里可以发现很多潜在的风险或者市民的需求。此外,我把一些社区里热心活跃的居民,也就是本地的‘社群达人’聚集在一起,再搭建一个‘群主群’。然后,我会把诸如反诈提醒、高发案子、安全防范、寻狗启事等内容发在‘群主群’里,再让这些群主帮忙转发在他们各自所在的微信群,这样效率更快,覆盖率更广。”

在顾晓芬看来,要善于在微信群的“吐槽”声中寻找隐患,排查风险。顾晓芬回忆道,“2年前,居民们为济阳路高架全线通车欢呼雀跃,但江桦路浦星公路口清晨的交通拥堵又让大家头疼,很快我就在各类生活微信群发现了不满。”于是,顾晓芬抓紧上报,属地派出所会同交警支队立即开展踏勘和分析,发现因江桦路浦康路口未设置红绿灯装置,导致南北方向的车辆争相转弯进入江桦路形成堵点。据此,交警和属地派出所积极应对,采取了早高峰加派警力疏导和调整路口信号灯等措施。随后,顾晓芬请各大群主第一时间在群内通报进展,居民们纷纷点赞。

当问及做好社区民警的经验时,顾晓芬说,“做好社区工作其实没什么秘方,唯一的方法就是把老百姓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做。老百姓有需求,我就第一时间回应,尽自己所能做好每一件事情,全心全意付出自己的真心。只要让老百姓感受到你的善意,哪怕结局可能不是最完美,但是老百姓对你是认可的。用心做好每一件小事,也能成为他们心中的英雄。”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