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下一版   

 

2024年03月03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三岁“大虹桥”亮出成绩单

青年报记者 杨力佳

●商务区以“大科创”赋能“大商务”“大会展”“大交通”,持续推动产业创新驱动,产业能级不断提升,税收实现三年复合增长率20%以上,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总部经济发展加速成势,通过实施总部“虹聚”计划,累计引进总部类企业超500家。

●2023年累计引进重点产业和投资类项目304个,签约投资总额1540亿元,同比增长54%。

●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商务区集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0余家,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企业已超过1万家。

■02

青年报记者 杨力佳

本报讯 记者从昨日举行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实施三年来,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优势产业加快集聚,功能建设成效比较明显,成为上海经济发展的强劲活跃增长极。

商务区以“大科创”赋能“大商务”“大会展”“大交通”,持续推动产业创新驱动,产业能级不断提升,税收实现三年复合增长率20%以上,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总部经济发展加速成势,通过实施总部“虹聚”计划,累计引进总部类企业超500家。

商务区聚焦高能级总部经济、高端化服务经济、高流量贸易经济、高溢出会展经济,下大力气推进优势产业集聚。“一核四片”产业差异化、特色化发展,2023年累计引进重点产业和投资类项目304个,签约投资总额1540亿元,同比增长54%。

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商务区集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0余家,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企业已超过1万家。科创体系更加完善,创新氛围日益浓厚,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带动作用更加明显。

商务区持续优化,推动城市更新和基础设施建设。战略发展空间不断优化,基础设施建设更趋完善,区域城市更新稳步推进。商务区已初步成为站城融合、产城融合发展的标杆性区域。

此外,商务区还积极推动政策制度创新,优化国际营商环境。各类政策叠加赋能,有效促进了商务区高质量发展。人才汇聚效应显现,国际国内高层次人才加快汇聚虹桥。营商服务精准发力,商务区企业服务“生态圈”加快构建。

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在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国家战略框架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四个区形成合力:闵行聚焦总部经济、国际贸易、功能配套三个维度,做强枢纽核心功能;长宁着力做强临空经济、数字经济和开放经济,巩固提升引领力和贡献度;青浦在辐射引领动力、创新发展活力、品质城区魅力的跃升上发力,发挥西虹桥片区动力源核作用;嘉定通过“双依托、双强化”,不断深化开放格局、提升创新浓度,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