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而知春,不负春光。随着气温的升高,春天的气息愈发浓厚,申城各大校园里的玉兰、郁金香、樱花争奇斗艳,为校园增添一抹活力的色彩。当校园由青黄逐渐过渡为姹紫嫣红时,高校里的春日限定美食纷纷提上日程。其中,青团界又是好一顿创新比拼,“好事花生”青团、香辣龙虾青团、咖喱牛肉青团、海苔肉松青团等都来了。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刘晶晶 实习生 朱一丹 探寻青团最新表达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每逢清明,江南一带素有吃青团的习俗。来一口糯叽叽的青团,让春意在舌尖绽放。当下,在申城各大高校,青团已纷纷上架。 在复旦大学食堂里,绵密细腻的豆沙青团,咸香沙糯的蛋黄青团,芝香四溢的黑芝麻青团必不可少。今年,食堂在此基础上,推出了创意十足的彩色青团,低调浅紫的芋泥青团,色泽金黄的南瓜榴莲青团,奶黄可爱的蔓越莓青团,蜜果莹润的水果豆沙青团,五彩缤纷,仿佛是春日里的一道彩虹。此外,巧克力、水果豆沙、春笋火腿、鲍鱼虾干等新口味也轮番登场,让每一块青团都藏着一口惊喜。 “软糯绵软,清香扑鼻,同济青团上新啦。”同济大学食堂也打破以往青团馅料的制作传统,从年轻人喜爱的口味出发,结合“校花”樱花特有的味道,推出了六种特殊口味的青团:“樱花奶酪核桃青团、樱花香草奶黄青团、樱花豆沙玫瑰青团、樱花紫薯青团、樱花黑芝麻青团和樱花奶香芋泥青团。”粉嫩的外表加丰富的“内心”,也将春光和温暖藏进一个个小小的青团中。 华东理工大学从昨天起正式供应青团,玫瑰豆沙青团、桂花芋泥青团、“好事花生”青团、香辣龙虾青团、咖喱牛肉青团、海苔肉松青团等,品种繁多,价格在3元-6元不等。学校的网红课程“美食与生活劳动教育课程”还将就此插播“寒食节·青团”专场劳动教育课程,从指尖到舌尖,让同学们将春意牢牢锁住。 春风十里不如来东华“尝春”。东华大学的青团列队里,“鲜奶青团”内馅香甜软糯,和清香的外皮意外搭配,甜而不腻,让来自北方的研一新生陈煜彤惊喜不已,“真的是第一次尝到这个口味,感觉比想象中好吃很多,奶香十足。”咸鲜口味的青团也是东华的一大特色,“雪菜豆腐青团”爽口滑嫩,是不少同学选购的对象。 人间有味是清欢 一枚枚青团,包裹住江南的山灵水秀,也承载着对春天的美好期望,让同学们在品味美食的同时,感受着春天的鲜活与生机。在春风如沐的日子里,更多的时令菜也如期上新。 细细挑选清脆碧绿的春菜,给同学们带来独特的春日体验。“春园暮雨细泱泱,韭叶当篱作意长。”明代诗人徐渭在春雨过后看见新长出的韭菜不禁有感而发,春天的韭菜也是最新鲜可口的时节。“韭菜豆芽、韭菜虾皮、炒合菜……”复旦食堂里一道道用韭菜做成的佳肴,让同学们尝到了从地里刚冒出来的清新,总是剪而复生的韭菜,也象征着春天的生生不息。 春天也是吃荠菜的好时节,宋代诗人严仁在诗中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春风轻拂庭院,荠菜花盛开的活力与生机:“春风只在园西畔,荠菜花繁胡蝶乱。”在复旦食堂,荠菜与鲜肉、鱼片、香干等多种食材搭档,也出现在同学们的眼前。“荠菜肉丝年糕、荠菜鱼片、荠菜香干”,几样时令菜略炒一炒便已足够,是入菜的佳品。 鲥鱼肥美,春笋鲜嫩,正是清代诗人汪之珩在诗中所描绘的春日盛景:“出水鲥鱼光灿灿,迸泥春笋嫩纤纤。”食过春笋,方知春之味。作为“春鲜第一味”的春笋,自然不会缺席今年的复旦春日食堂。“油焖香笋、腌笃鲜、春笋炖肉”,春笋味鲜,无论是清炒、油焖还是合炖,都能为菜肴添一股水灵。“我在北方从来没吃过这么新鲜多样的春笋,以前家里吃笋干比较多,制作方法也比较简单,就是和肉片一起炒一炒。”新鲜的春笋盛宴让来自北方的复旦学子赞叹不已。 “红香细剥莺哥嘴,嫩白鲜羹玉面条。”春雨过后,气温微凉,吃上一碗春面再幸福不过,东华大学食堂“东华有面”主打苏式汤面,暖胃又暖心。“此时黄鱼最称美,风味绝胜长桥鲈。”清代诗人汪琬的描写,让人忍不住一品黄鱼的鲜美。春天正是黄鱼最鲜嫩的季节,东华食堂黄鱼面肉嫩雪白,面条爽滑劲道,“鲜得来”是学子们对这碗面的最高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