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都市

上一版  下一版   

 

2024年04月16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上海肿瘤最新发病率576/100000

肺癌成为最大“杀手”

青年报记者 顾金华

青年报记者 顾金华

本报讯 4月15日-21日是第三十五届上海市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综合施策,科学防癌”。为进一步强化科学防控癌症的理念,市卫生健康委近日举办肿瘤防治宣传周市级主题活动,发布本市最新癌症监测数据、组织知名医学专家开展现场咨询和科普宣讲等。

最新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上海新发癌症病例8.5万例,发病率为576/100000,发病前三位的癌症依次是肺癌、大肠癌和甲状腺癌;2020年全市有3.86万人因癌症而死亡,死亡率为262/100000,癌症仍是本市居民的第二位死因。

其中,肺癌在发病和死亡癌谱中均占首位。吸烟(包括被动吸烟)、慢性肺部疾病、职业暴露(如工作中经常接触工业废气等)、肺癌家族史是主要的高风险因素。低剂量螺旋CT检查是推荐的筛查方法。

大肠癌是率先纳入上海社区筛查的癌种,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已上升至癌谱的第二位。年龄≥45岁、超重肥胖、长期高脂肪或高蛋白饮食、结直肠癌息肉史、大肠癌家族史是主要的高风险因素。问卷评估和粪便隐血试验,联合结肠镜检查作为筛查手段是有效的筛查方法。建议市民在收到社区筛查通知或初筛阳性报告后,根据提示信息及时参加初筛或接受肠镜检查。

上海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已连续四十余年实施肿瘤登记监测,持续加强癌症筛查适宜技术研究和推广,常态化开展常见癌症筛查,稳步推进癌症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改善患者生存状况。全市常见恶性肿瘤诊断时早期比例提升至40%,癌症五年生存率达到58%,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并呈稳步上升趋势。

2013年,上海市启动社区居民大肠癌筛查,至今已累计筛查589万人次,发现癌前期病变患者9万余人,大肠癌患者约2.5万人,诊断时早期比例达46%,高出未参加筛查患者30个百分点。

近期,市卫生健康委联合多部门制订《健康上海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进一步加强本市癌症防治工作,推动各项防治措施落地生效。同时启动多种常见癌症综合风险评估和筛查管理,社区癌症筛查扩展到肺癌、大肠癌、食管癌、胃癌、肝癌、乳腺癌和宫颈癌等7种。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