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文化

上一版   

 

2024年05月16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把技术思维融进导演思维

——白玉兰奖电视剧类别评委会主席阎建钢谈电视剧创作

记者 陈宏

    阎建钢

青年报记者 陈宏

本报讯 继2015年之后,著名导演阎建钢“梅开二度”,再次出任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电视剧类别评委会主席。9年弹指一挥,他感慨万千:“已经过去9年了,在这9年真的是急剧变化、变革,也让当下精品剧、爆款剧几乎是一个接一个出现。”感慨过后,他又发出“灵魂拷问”:一位影视剧的创作者,到底怎样才能保持“可以让当下观众共鸣”的创造力?

年轻人已将看剧视为生活方式

在阎建钢看来,两次出任评委会主席之间这行业“急剧变化”的9年,电视剧有了除娱乐之外更多的功能性。他最有感触的,就是优秀电视剧所体现的“社会形态变化”,看剧“实质上已经成为了当代青年的一种生活方式”。

他说,相比9年前,当下观众对于电视剧的认知是“更加关注社会现实和个人命运”,这也是现实题材的魅力。“过去的电视剧我们一直在强调它具备观赏性,具备娱乐功能,但是现在的电视剧不仅仅是一个娱乐产品,它实际上是一个虚拟世界。今天的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他们把看剧集当成了对虚拟人生的一种参与,一种互动。在互联网社会与剧集中的虚拟人物进行精神交流、关照、比对、评判。”他说,弹幕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表现,“他们在互联网上集中和形形色色的人物,无论是历史的还是当下的,都可以进行精神对话,我觉得这是非常大的变化。”

这样的变化,也引发了行业形态的变化,“市场格局变了,互联网传播已经成为主要渠道,而且品种的多样化、类型的多维化、参与的大众化,都和9年前截然不同。”

这引发了连锁反应。阎建钢说,当下的科技形态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技术革新带来的不仅仅是影视制作技术手段的变化,它会对我们的世界观、价值观都产生影响”。面对这巨大的变化,行业人士的思维和行为方式都需要随之调整,“9年前导演还能‘外挂’技术和设备,但今天的导演,却必须把技术思维从0开始就融入导演思维中,这样才能够面对并表达这样一个多变的世界。”

和当下观众建立交流渠道是导演的功课

阎建钢所说的好剧,是“艺术性和娱乐性俱佳的作品”。白玉兰奖的评选工作虽然尚未启动,但他表示,好作品“都应该有参评和获奖的机会”,在题材和表达方式上“我没有个人偏见”。

他特别提到了包括微短剧在内的短视频行业。这一两年,在短视频火爆的背景下,微短剧这个细分赛道出现。继去年首次将网络视听内容全板块纳入白玉兰奖评选范围后,本届上海电视节进一步关注强劲增长的网络创作形态,举办上海微短剧大会,组织系列产业活动,举办微短剧主题论坛等。对此,阎建钢透露,自己对微短剧、短视频同样没有偏见,他自己“刷过不少”,“制作水平真的有,而且有一些还令我惊讶,相当专业,这足以说明我们这个行业的生产力蓬勃旺盛。”

阎建钢说,这几年白玉兰奖为了“新的影视评比空间的开拓,做了很多的工作”,但无论奖项怎么设置,在秉持专业性的基础上拥抱创新的专业精神,能让“白玉兰奖无论怎么办都会很好”。他还“表白”说:“我是真的非常喜欢白玉兰奖。”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