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达人

上一版  下一版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家眼中的废物 在他手里“唱”出美妙的歌

【文/青年报首席记者 范彦萍 图/受访者提供】

他是奇思妙想的手工乐器达人,被誉为“疯狂的音乐冒险家”,自创“水管打击乐”,水桶、塑料瓶、沙子,甚至搓衣板都是他的乐器。

在音乐这条路上,孙斌不走寻常路。很多人不知道,小时候他曾阴差阳错进入京剧兴趣班,学唱过几年戏。后来的他跳过街舞,也因此爱上了打击乐,长达十几年痴迷于小众乐器沙球,甚至去年还拿过一个小众乐器比赛的线上赛世界冠军。

“废物”变乐器,演出惊艳四座

首次邂逅孙斌,是在名为“听,地球节拍”的环保主题自然疗愈音乐会上,他身为特邀嘉宾,以独特的演奏方式吸引了众人目光。登台之际,他手中的乐器令人忍俊不禁。原来,他巧妙利用一夜时间,将空可乐瓶转化为一把别致的马林巴琴。轻敲每个瓶子,都能发出各异的音调,汇成美妙的旋律。而他最为人称道的,则是那由废弃水管构建而成的“水管打击乐”。

展示完精湛的演奏后,孙斌如同魔术师般,又接连拿出数件由废弃塑料瓶打造的乐器。其中,“扭蛋Asalato”以塑料扭蛋、碎石和绳子巧妙组合,模拟出非洲部落的打击乐器,演奏时视觉效果令人眼花缭乱。而“流动瓶盖串”则是瓶盖相连,通过揉搓抖动,模拟出海浪冲刷贝壳的声效。“包装纸海浪”更是通过包装纸的相互触碰,生动再现了海浪的澎湃之声。

这些看似简单的塑料瓶乐器,实则蕴含了孙斌大量的心血。“以‘流动瓶盖串’为例,每个瓶盖都需精心串联,耗时甚久,其灵感源于打击乐中的贝壳串。”他解释道。

音乐会落幕后,孩子们纷纷跃上舞台,好奇地摆弄着这些奇妙的乐器。孙斌笑着向孩子们提问:“你们知道为什么每个空瓶子都能发出不同的音调吗?”在孩子们的期待中,他揭晓了答案:“我利用自行车轮胎的气阀给空塑料瓶充气,气体越多,音调越高,反之则越低。”

孙斌坦言,他之所以受邀参加这场环保音乐会,旨在传递循环利用与再制造的环保理念。“我是一位环保主义者,全球范围内像我们这样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利用这些‘废物’制作乐器进行演奏,通过网络分享创作心得,实现‘变废为宝’。这不仅节省了购买乐器的费用,还能为地球减负。”他说道。

谈及个人生活态度,孙斌笑称自己信奉极简主义,崇尚断舍离。“尽管我的乐器上使用了许多‘废物’,但在生活中,我追求的是简洁与实用。过了30岁后,我更注重内在的修养和物尽其用的理念。”他如是说。

两次“叛逆”改变人生

身着休闲装束,浑身散发着不羁气质的孙斌,是个地地道道的上海人。回溯他的小学时代,曾加入学校的腰鼓队,却在全校会演时,因一段即兴的solo而被腰鼓队除名。

忆及这段童年小插曲,孙斌坦言,正是这次“不着调”经历让他意识到自己对音乐有着异乎寻常的感知力。那时学校开设各类兴趣班,轮到他选择时,仅剩下数学和京剧两种。毫不犹豫地排除了数学班后,他只能不情不愿地加入了京剧班。

出人意料的是,他的唱腔竟颇受好评。从小学三年级学到五年级,他还曾代表学校参加区级比赛。因京剧唱得出色,小学毕业后,他直接被一所以京剧艺术为特色的中学录取。

然而,被看好的他并未继续戏曲之路。青春期的叛逆让他爱上了街舞,成为一名热爱Breaking的B-boy。在街舞的节奏中,他又对与之紧密相连的打击乐产生了浓厚兴趣。

毕业后,孙斌的生活轨迹多姿多彩,他从事过许多不同的工作,无疑是个斜杠青年。他创作过歌曲,生活时尚频道的“淘最上海”栏目就曾收录他的一首歌作为插曲。他还用上海话为企业创作商业歌曲,并曾担任时尚杂志的编辑,关注潮流动态。他甚至签约过经纪公司,登上过上海春晚的舞台,与薛之谦、黄龄等艺人同台,还发行过乐团的专辑。

但孙斌签约的初衷,是希望能结识优秀的音乐人。“我深知自己的外貌并不出众,不适合走明星或偶像路线。有人给我贴上‘沪语说唱歌手’的标签,但在音乐这条路上,我不愿受限。”他透露,在事业巅峰时期,出场费高达六位数,但内心却缺乏安全感,并不快乐。

仿佛和小学时腰鼓队演出时的那次情不自禁一样,这一次,他又“叛逆”了,持续不绝和音乐打了多年交道的他热爱街头亚文化,重新回归一名自由音乐人的身份。

“世界上有千千万万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选择。我很喜欢当初的选择,这个选择能给别人和自己带来快乐,还能维持日常收入。”孙斌认为,音乐既是他的工作,也是他的爱好。

不愿受限是这个看似叛逆的音乐青年的最大信仰。某段时间,他尝试打鼓,并机缘巧合地接触了一种来自非洲的小众乐器——Asalato节奏沙球。

在非洲部落,大人敲击非洲鼓,而沙球则是孩子们的节奏玩具。然而在孙斌看来,要熟练掌握这款乐器的节奏律动,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其难度远超非洲鼓,“它与其他打击乐器不同,需要练习特殊的手感。某种意义上说,它就像打击乐器中的溜溜球,变化多端,能发出丰富的音色。每当我掌握一个新动作,都会无比兴奋。我逐渐对它上瘾,当我了解到日本地区的一些玩家开发了很多新鲜的玩法,我专程前往日本拜访,练习演奏技法。”

这款乐器便于携带,只需挂在钥匙扣上就可轻松出行,利用走路、等地铁等闲暇时间练习。今年已是他玩转这款乐器的第十四个年头。2023年年底,他击败了前年的美国籍冠军,勇夺Asalato节奏沙球全球比赛桂冠,成为首位在这一乐器赛事中夺冠的中国选手。

“一人乐团”宣扬环保理念

接触节奏沙球之后,孙斌对各种奇特的乐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网络上看到了一段美国拉斯维加斯蓝人乐团(Blue Man Group)的音乐秀视频。视频中,三名身涂蓝色的演奏家与一排排水管制作的乐器共同演绎了一场别具一格的音乐表演。

这段视频深深吸引了孙斌,他毫不犹豫地购买了机票,飞往现场亲身体验。那场音乐秀给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撼。“那种敲击水管所发出的音色,是任何传统乐器都无法复制的。它有着不插电却胜似电音的贝斯音效,简直令人着迷。”孙斌回忆道,“我当时就渴望能亲手演奏出那种声音,但在市场上寻觅许久都未能找到。于是,我决定亲自动手制作。”

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孙斌终于研发出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水管打击乐”。从他展示的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在DIY这套乐器时的匠心独运。“水管的长度直接影响到音色的变化和排列组合,我需要不断调整其结构。如果水管太细,音色就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而太粗则不便于携带。”孙斌解释道,“虽然看起来只是简单地将水管组装在一起,但最后的成品误差必须控制在1厘米以内。”

这套“水管打击乐”上,还巧妙地挂着人字拖和遮阳帽。在海边演奏时,孙斌会脱下拖鞋,用它来拍打水管,为观众带来一场充满活力的电子舞曲。更有趣的是,他还在乐器上放置了尖叫鸡,并将其鸡冠染成了黑色。“这些改造都是我想表达的东西,有着属于我风格的视觉和音色审美,让我沉醉其中。”孙斌笑着说,“用自己亲手制作的乐器演奏让我感到快乐,因为乐器就是我的玩具,我可以完全按自己的喜好把心里想要的乐器和玩具的样子制作出来。这些年,我不断了解到更多关于乐器以及视觉美学方面的知识,同时手工制作的能力也在不断地提升,我享受着这个过程。”

与蓝人乐团的多人协作不同,孙斌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一人乐团”。在演奏时,他的脚、嘴和手都会忙碌起来。为了方便演奏,他将所有的乐器装备精简到了极致,形成了一套适合一人演奏的编制。通常,他会坐在木箱鼓上,双手敲击管道发出旋律,同时还会利用废弃的铁盒来增强音效。此外,他还会抱着自己精心改造的搓衣板乐器,敲击出别具一格的音色和律动。“其实搓衣板在1920年早期的爵士乐中是一种很有代表性的打击乐器。”孙斌解释道,“当时买不起架子鼓的佣人就会用搓衣板来演奏。”

今年,孙斌有点忙,下半年他将受邀赴加拿大温哥华,加入一个为期两个月的青少年夏令营,向孩子们分享音乐,“我不打算带乐器过去,在当地完全可以找到很多废弃物品,比如筷子、气阀、绳子等,DIY环保乐器。”孙斌认为,现在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过就是坐十几个小时的飞机的距离,地球村的概念由来已久。他希望通过音乐结交世界各地的朋友。

在社交媒体上,孙斌以“节奏猩人”的昵称分享他的音乐生活。这个名字源于他对动物的热爱以及对环保的倡导。“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让大家更加关注环保问题,减少浪费,共同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孙斌如是说。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