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都市

上一版  下一版   

 

2024年06月05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院士专家共聚“四叶草”

探讨城市水系统可持续发展

记者 刘晶晶

青年报记者 刘晶晶

本报讯 城市发展的哪些因素会影响到水质?饮用水如何保证韧性安全?汛期来临,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6月3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召开“城市水系统可持续发展主题论坛”,院士专家共聚“四叶草”,探讨如何促进城市水系统可持续发展。

热岛效应同样会引发“水”的问题

城市水系统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是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等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到城市水系统?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导马军表示,气候变化导致的温室效应同样也会引发“水”的问题。

比如温度过高,会诱导藻类过度繁殖,湖泊分层加重,好氧生物衰亡,物种减少,生态退化,而底部缺氧问题进一步突出,造成嗅味问题,也会促使锰释放,难以被氧化,有可能就进入到城市供水管网,沉积在管壁上。“黄水或红水的现象,就和沉积锰的脱落有关。”他表示。

而城市的硬地面积过大、空调等用能设施的使用,都会导致热岛效应,进一步催生城市温度上升。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发展,人口集中、需水量增大,饮用水安全保障难度也加大,城市排水管网维护管理难度同样加大。

城市的规划发展需要提前注意到这些问题。他建议,要由超大型城市向中心城区与卫星城组合的方向发展,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一些新的创新技术需要被推广,“比如无动力降温隔热制冷技术,就能降低城市建筑的外部表温,减缓城市热岛效应,减少极端微气候的产生。”

更高标准和创新科技提升水质安全

市民对于饮用水的安全最为关心。上海市供水调度监测中心副主任、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上海监测站站长张立尖在论坛上介绍说,国家有关城市供水水质的标准做了“颠覆性修订”。

这一去年底开始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修订标准中,不仅对出厂水进行了分级管控,对城市供水水质的评价方式也做了修订。比如原先的达标主要是指标达标率、综合达标率,而在征求意见稿中还引入了样品达标率。考核对象也发生了变革,原来主要是对城市供水单位进行考核,这次不仅对城市供水单位进行考核,还将对城市进行考核。他表示,上海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不仅高于国家标准,也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当。

上海市优秀青年技术带头人、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芮旻近年来一直带领团队进行大量的饮用水纳滤膜专项工程技术研究,已完成的项目中有国内首个获得GWI全球水奖的市政供水项目,和全球最大规模市政饮用水纳滤膜工程。据其介绍,纳滤技术是一种介于超滤与反渗透之间的膜分离过滤技术,对水中大部分有机物和多价盐离子具有很高的吸附效率。近年来在饮用水处理、污水深度处理回用、工业浓缩分离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创新科技的应用正让居民生活饮用水变得越来越安全。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