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都市

上一版  下一版   

 

2024年06月05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胸科医院陆舜教授领衔发表重磅最新临研成果

或改写肺癌治疗格局

记者 顾金华

    陆舜教授。

青年报记者 顾金华

本报讯 6月3日,上海市胸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肿瘤科陆舜教授作为全球Leading PI的最新临床研究成果,在国际顶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引领全球Ⅲ期不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新热潮。陆舜教授是该篇文章的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

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约占肺癌总人数的三分之一,患者总数庞大。其中,不可切除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且同时是EGFR基因突变的人群,在“放化疗+免疫巩固”的既往治疗策略下,效果并不理想,存在巨大治疗需求。

此次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布的是LAURA研究首次分析成果,研究表明,在奥希替尼组对比安慰剂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分别是39.1个月和5.6个月,提示在根治性放化疗后,奥希替尼能够显著改善EGFR突变Ⅲ期不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期,疾病进展或者死亡风险显著降低了84%。同时,相较于安慰剂组,奥希替尼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中位缓解率也获得明显改善,且明显减少新发转移情况。

2024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上,LAURA研究成果也做了“全体大会报道”发言,获得全球肿瘤学领域专家的热议和好评。此项研究成果的发表,标志着Ⅲ期不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靶向治疗模式的成功,或将改写今后的治疗格局。下一步,LAURA研究还将在延长患者总生存期、转移病灶治疗效果等方面做出进一步探索。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