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2版:倾情志

上一版  下一版   

 

2017年08月22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荐读:学会抱怨吧

【文/夏学杰】

    《抱怨的艺术》

    作者: 盖伊·温奇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抱怨,在一般人眼里都是负面的东西,你怎么可以抱怨呢?再说了,抱怨又有什么用呢?所以,当我看到《抱怨的艺术》这本书的时候,可想而知我的心情。作者盖伊将抱怨作为一种治疗工具应用于心理治疗实践。盖伊认为,有效抱怨可以改变世界。抱怨不应只是用来发泄情绪,它还是一个工具,可以让生活的许多方面获得巨大改善。有效的抱怨者能让整个社区乃至整个国家受益。盖伊写道:试想一下,如果大多数人都学会了有效地对真正重要的事情抱怨,我们将给整个世界带来多大改变?

抱怨是一个有效的宣泄方式,人,总要给自己的不良情绪找个出口。盖伊说:在许多情况下,单纯用抱怨来发泄情绪不仅仅是有效的情感策略,也是我们能利用的最有效的手段。那些照料老人、病人、儿童和生病动物的人,还有其他服务工作者,他们都有积累焦虑和紧张情绪的危险,因为他们必须更多为对方着想而无暇顾及自己的感受。在抱怨过程中卸下重担,得到一些情感慰藉,能使他们获得心理上的放松,这种能量强到足以为耗尽的心灵电池重新充满电。在遭遇负面情感时不去表达,而是藏起来,绝对不是令心理健康的好办法。其实事实完全相反:压抑情感的宣泄并不可取。科瓦尔斯基指出,抑制我们的真实感觉会使一些人更易于陷入抑郁。

本书指出,我们的“抱怨文化”里根深蒂固的真正问题不是我们抱怨得太多,而是相当多的抱怨都是无用的,是没有任何成果的。减少我们抱怨的最好方法不是停止抱怨,而是更有效地抱怨。那么,该如何进行有效抱怨呢?本书用事例和故事讲解了一些抱怨的技巧。比如,“慎重选择抱怨之事并做出明智的决定是有效抱怨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为了达到目的,我们不该同时抱怨两件或者更多的事情。” 

别骗自己了,或者说别自欺欺人了。抱怨,乃人之常情,有谁能从不抱怨,至少我目之所及,尚无一人。也许,对好人,可以不抱怨,可以期待好人的自我修正。可你若面对的是坏人,面对一个个陷阱,还不抱怨,还不悬崖勒马,就等于白白被人家戏耍了。或许,有人会说,不能以好坏给人做标签,世上并无单纯的好人与坏人。但至少有人性之恶的空间吧?否则怎么会有会叫唤的孩子有奶吃呢?所以说,人不必纠结于该不该抱怨,而是要考虑好该什么时候抱怨,以什么形式去抱怨。

 

 

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