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居奠定了婚姻的格局,厨房决定了他们见少离多,前途未卜。婚后的她最终还是一人食。 L先生是个不折不扣的外食族。从他记事起,父母离异后,带着他的母亲就基本上没时间在家煮饭,他的零用钱十有八九都用在下馆子上。大学毕业后开始工作,不停地见客户,吃饭的排场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然后,他结婚了。 L太太早先是外卖族。以前,午餐在公司叫外卖,晚餐回家叫外卖,或是呼朋唤友凑个饭局,但在结婚后拥有了一间设施齐备的宽敞厨房,便有了学习烹饪的念头。要说动机,决不是为了“留住男人的胃”,而是看了太多出租车里的“一人食”之类的节目后,对自制美食这件事有了憧憬。和许多这几年开始动心的潮人一样,她认为会下厨的男人是性感的,会下厨的女人是幸福的,也可能因为年纪大了,对外食的质量颇有忧虑。总之,L太太买足了各种配料,让厨房变成了大型试验基地。 基地的武装力量很强大,毕竟,最贵的锅也不如名牌包包的十分之一贵,L夫妇招架得住。但成员始终只有这位太太——手忙脚乱、缺乏训练、临阵磨枪的初级战备力量,舞刀弄枪时不能命中要害,硝烟弥漫时不能直冲高地,战火凶猛时不能精准灭敌,总之,火候永远欠佳,食材大都浪费。 但L太太有热情,对自己很有信心。操练了一两年,虽不能快准狠地置备出一桌年夜饭,但喂饱自己是没问题的。她喜欢的那几道菜,经过千锤百炼,至少能保证七八成的色香味。L太太最有兴趣的就是周末大战,早早起来给老公秀一手法式面包三明治,中午来一碗红烧牛肉面,再用一下午煲一锅老鸭汤。 这时,问题来了。 L先生吃惯了馆子,养成了几大恶习:每道菜只吃几口,不喜欢的一口不碰,没有光盘意识。这样吃,在馆子里不丢人,在家里却很伤人。L太太做的炒菜,没有一次能吃完。至于她兴致高昂模仿西餐馆的那几道香煎鳕鱼、香煎牛扒、香煎带子。L先生要么觉得不够香,要么觉得不够嫩,要么觉得摆盘很丑。用五星酒店厨师的标准去衡量她的厨艺,那她绝对是输定了。 所以,没有乐趣。只要和他同桌,她就忐忑、自责或委屈。她在他的眼神、语调、搁下的筷子里只看到失望,更糟的是,还会有下意识的鄙夷。 秀色可餐亦可废。女人对厨房的爱,得不到餐桌上另一个人的爱,就像空军得不到陆军的支援,难免狂轰滥炸,无的放矢,最终一片狼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