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校园

上一版  下一版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自己写的诗歌在学校展出是啥体验?

记者 刘春霞/文、图

记者 刘春霞/文、图

“当我抓住风,用塑料袋装。当我抓住秋,用一杯奶茶来念……”不久前,上海市大同中学高一学生陆柔蓉写的诗歌《抓》出现在了学校时行楼一楼大厅里的展板上,而同时在这里展出的,还有其他8位同学写的诗歌。

这是大同中学为9位校园小诗人打造的“开展啦”诗歌特展,课间和中午休息时段,不少同学都会在这里驻足欣赏。记者采访获悉,作为大同中学的校园文化特色品牌活动之一,迄今为止“开展啦”已举办了7期,学生在油画、国画、书法、篆刻等方面各显身手,展示了新时代学子丰富的艺术才能。

高二学生龚昊恺是此次参加展览的校园小诗人之一,对于自己的诗歌能在校园里展出,他非常激动。“对现在的我们而言,这是一场诗歌的盛宴。”龚昊恺说,“在我看来,诗歌将语言进行重组,赐予我们崭新的视角认识这个世界。”龚昊恺把写作诗歌当做一种激励自己的力量,他曾经很迷茫,但深夜坐在书桌前时,一些诗句会悄悄冒出来,于是他拿起笔,在写下诗句的同时内心也变得平静。

此次展出的9块展板上,有的是三两首长诗,有的是十几首短诗,既有青春的怅惘和执著,也有人生的喟叹与欢乐,呈现了生活的多姿多彩。

让同学们惊喜的是,此次校园诗歌特展邀请到了诗人、评论家张定浩现场点评。“我想十年之后,大家可能不会再记得做过的卷子、刷过的题目,但或许会记得读过的诗和自己写的诗。”谈及如何提高诗歌写作水平,张定浩鼓励同学们读一读《说文解字》,“要想写好诗歌,就要增强对语言的敏感,增强对中文汉字的敏感。诗歌就是让语言自己说话。”

长期以来,大同中学一直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学生,而自2018年10月9日推出第一期以来,“开展啦”始终在为有才艺特长的学生搭建平台,促进他们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校长应华表示,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存在,学校把“开展啦”这个舞台搭建起来,就是希望同学们的个性特长得到尽情的释放,“也希望他们能够带着欣赏的眼光看同学的诗歌。”

 

 

学生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