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高级技工学校 王柳丽 提起写作这回事儿,很多学生都会头痛。甚至有时感觉输入很多,却是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为什么会如此困难呢?主要原因在于对文字的感觉还处于陌生状态。当走进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文字熟悉起来,感觉找到了,写作就如滔滔江水,挡都挡不住。 对文字的感觉可以先从文言文学习开始。虽然文言文每个字都认识,但是聚在一起就如同外语一样看不懂了。文言文中每个字都有很多层含义。从学习文言文中,我们可以感觉古人文字的精炼,更能理解现代文。 写然后知困的过程,促使学生开始有意识地感知字、词、句。一旦遇到合适的词句,就会情不自禁地记录下来。所谓合适,就是认为这些词句能够精准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所以,写作练习的过程,其实就是在搭建自己的语汇世界的过程。平日里了解的词句,如果不经常使用,就会落满灰尘,看不到它,找不到它,甚至想不起它来,自然就不会产生感觉,更不会去使用它了。“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每天抽出5-10分钟时间,静下心来,和自己对话,把真实的想法抽丝剥茧般地从脑海深处,通过富含真实情感的文字准确地表达出来。不仅是自我修养、自我成长的需要,也是锻炼提升写作能力的重要手段。 现在学生的问题,不仅仅在于对文字无感,还在于对自己无感。天天和自己在一起,却不了解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虽然有一些看起来的所谓感受,但在浮躁喧哗的状态下,深层次的自我实际上很难被发现的。所以,建议写作之前先进行3分钟左右的冥想。进入自己的内心世界,与自己进行对话,看见自己。 这样的日子,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自己文字世界的语言通道。每当写作时,文字就会出其不意地、争先恐后地,在竞标似的状态下,从脑海里冒出来,从心里汩汩地流出来,达到“文思泉涌”的状态。这应该是写作的高光时刻吧! 说到底,写作就是要多练。练习不是说假大空的话,是通过练习培养对文字的感觉,对自己的感觉,且在文字和自我之间建立起链接。相信,通过多思、多练,慢慢地建立起属于自己的语汇世界,就会告别写作的痛苦,体验写作的幸福,让感觉在笔尖自然流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