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高校学子用各种方式过端午节。本版均为受访者供图
端午佳节,粽叶飘香,传统习俗与青春气息在高校的每一个角落交织碰撞,让这一传统节日焕发出别样的光彩。在这个特殊的时节,上海不少高校的学子们,用他们的方式共同庆祝这一传统佳节,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加深了对这一节日的理解和认同。
青年报记者 刘晶晶 陈泳均 通讯员 樊丽达
同济大学:编织五彩绳,体验传统魅力
端午节前夕,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的学子们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端午文化活动。在朱一清老师和黄鸿辉老师的带领下,他们走进了上海的田子坊,亲手体验了编织端午五彩绳的传统技艺。五彩绳,作为端午节的传统装饰,不仅象征着吉祥和平安,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国际学子们在老师们的耐心指导下,克服了编织技法上的困难,最终完成了自己的五彩绳作品。每一条五彩绳都凝聚了他们的努力和对中国文化的热爱。除了手作编织体验,端午文化知识抢答环节则让现场气氛更为热闹。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更添趣味性,也让同学们在抢答中对一些中国的传统文化印象更为深刻。
通过此次活动,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不仅为国际学生们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平台,更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五彩绳的完成不仅是一次手工艺的体验,更是一次文化的传承。国际学生们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种子也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包粽子体验,传承中华美食
在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的上川路校区新苑食堂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举办了一场“粽叶连心 端午共庆”暨中外学生同上劳动教育实践课活动。16名中外学生身着工作服,在食堂阿姨的指导下学习包粽子技巧。
从粽叶的折叠、糯米的填充到绳子的捆绑,每一步都细致认真,力求将粽子包得既美观又紧实。来自柬埔寨和蒙古的两位留学生对中国文化充满兴趣,粽子也包得有模有样。同学们在包粽子的过程中,不仅亲身体验了传统手艺的乐趣,更深刻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除了包粽子,学生处还组织了香囊制作和划龙舟活动,让更多的同学参与体验传统文化,增进文化认同、树立文化自信,将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落到实处,努力将美丽校园建设成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最佳实践地。
上海电力大学:龙舟竞渡,端午氛围浓
在上海电力大学的冬涟湖畔,一场精彩的龙舟比赛正在上演。两条龙舟在舵手铿锵有力的指挥下,如游龙般在湖面穿梭,为现场师生上演了一场“速度与激情”的较量。龙舟表演不仅吸引了众多师生的目光,更让大家感受到了浓浓的端午氛围。
在龙舟比赛的同时,上海电力大学还举办了一系列端午主题活动。同学们在“粽”文化体验区学习包粽子技巧,在“手作中草药囊、DIY香囊制作”体验区制作香囊,感受中药文化的魅力。此外,还有文艺演出和健康讲座等活动,让师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来自孟加拉国的留学生易柏深深地沉浸在节日气氛中,他表示:“今年端午节的活动太丰富、太精彩了。我亲自体验了赛龙舟、包粽子、制香囊等活动,让我对这种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会把这些体验带回家乡,分享给亲人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