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群追光青年,把中医非遗带进校园社区

青年报 记者 顾金华

    曙光医院青年医生为学生讲解中医药文化。 受访者供图

    青年报记者 顾金华

    本报讯 作为沪上百年中医老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拥有8个中医非遗流派传承基地和7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其中包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而这支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追光”青年志愿服务队以“全民、全龄、全域”理念开展“追光”青年中医非遗保育志愿服务行动。通过非遗普及、文创设计、社会美育、乡村振兴、援外服务等方式,把中医非遗带进城市社区、校园课堂、社会场馆、偏远乡村和海外。

    曙光医院建立了“追光”青年服务队,推进中医非遗文化进校园,聚焦中小学生健康成长需求与中医药健康素养的提升。他们与中医药大学、浦东教育局、淮海街道携手合作,共遴选8家优质中小学,分别在定点小学、中学试点开班中医药与青少年健康成长课程,以文化育人渗透学校健康教育体系,以文化推广带领相关临床科室进驻校园并开设疾病筛查工作,打造医校合作健康教育新模式。学生们不仅在课堂上学习中医药健康知识,还能通过现场体验,亲身感受中医药文化的深厚魅力。

    为了向世界传递海派中医非遗声音,2021年起,曙光医院与上海市群众艺术馆签约共建,并在上海市非遗保护中心的大力支持下,以突显海派中医非遗项目为文化引领,开设石氏伤科、杨氏针灸、夏氏外科、海派膏方文化非遗展演服务,先后亮相进博会“上海非遗客厅”,将传统中医药瑰宝带到进博会这一世界平台,面向世界宾客讲述海派中医非遗故事。

    此外,青年志愿者的医疗援助加速中医药“扬帆出海”。医院沈晓红2002年作为上海首批国际青年志愿服务队赴老挝参加医疗援助工作,被老挝团中央书记称为“中老友谊的开拓者”。之后一批又一批的青年志愿者接过前辈们志愿服务的接力棒,把品牌课堂开到老挝,传播先进医疗技术和理念。

    2023年起,曙光医院与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合作,开设上海市民艺术夜校首批健康养生类课程。本次课程涵盖了国家级非遗项目石氏伤科、丁氏推拿,上海市非遗项目徐氏儿科以及院级特色学科海派庞氏妇科。该课程得到了市民朋友们的广泛关注,在排名前20的课程中,石氏伤科——强筋健骨保健康就是新增课程,仅5秒就被抢光,其余课程皆在20秒内完成学员报名,在上海中青年中掀起了一股“学中医”热潮。课程授课团队由全国科普讲师团成员、上海市名中医等知名中医专家领衔。不仅促使非遗文化传承发展,更吸引和圈粉了80后、90后年轻群体,让他们成为非遗文化的传播者和实践者,让非遗真正融入城市生活。

2024年0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