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每架飞机安稳落地

东航机务师挥汗奋战 经受住了高温与客流高峰的双重考验
青年报 记者 刘春霞

    东航机务工程师余浩对飞机进行日常维护。

    昨天,上海进入三伏天的末伏。虽然与前一阵的极端40℃酷暑相比,这两天气温稍微“退烧”了一点,但在虹桥机场的停机坪上,高温炙烤仍然是“主旋律”。东航技术公司00后机务工程师余浩和同事们每天奋战在停机坪和飞机维修机库,经受住了高温与客流高峰的双重考验。

    青年报记者 刘春霞

    经历了三个夏天的“烤验”

    目前正值暑运旺季。8月1日-12日,东航平均每天承运的旅客都超过46万人次。高温季节再加上航班持续高位运行,各项紧急维修保障任务比平时多了不少。为了保障第二天的航班能够准点出港,机务工程师经常需要利用晚间航后的时间完成维修任务。

    白天高温炙烤,夜间也不凉快,在虹桥机场,夜晚的停机坪地表温度也达到40℃以上。凌晨3点多,东航技术虹桥机场西区机库里灯火通明,负责飞机日常定检工作的余浩,正在和组员们一起完成飞机发动机叶片的润滑任务。这已经是两个班组接力完成发动机叶片润滑任务的第三个晚上。

    寂静的夜里,闷热的机库里没有一丝风,班组的七个人围着偌大的发动机忙碌着,身上的工作服湿了干、干了又湿。刷完润滑剂后,他们还需要用牵引车把飞机从机库推出,到机坪上进行试车,直到各项参数达标。

    凌晨4点,泛白的天空霞光微露。检测到各项环境条件俱备,余浩和同事们迅速将飞机推出去,开启高功率试车,经过一次试车验证,各项参数均属正常,任务终于顺利完成。卸下面罩的那一刻,几个年轻人长长地舒了口气,“完成这样一项‘大活儿’,成就感非比寻常。”

    自2021年进入东方航空技术有限公司虹桥维修基地定检维修分部以来,余浩已经经历了三个夏天的“烤验”。

    保障每一架飞机安稳落地

    出生于2000年的余浩虽然参加工作才3年,但热爱钻研的他已经在公司里小有名气。去年5月,在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飞机维修”项目民航行业选拔赛中,他获得了第一名;在9月举行的第二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他荣获了该项目优胜奖,并被交通运输部授予“全国交通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余浩的爱好是钻研复杂的飞机系统,在跟随师父夏自卿学习维修技能的日子里,他在带教初期就自主将20多个文件夹内上百页的规范文件阅览完毕。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内,他参与50架次A检与8架次C检工作,师徒二人更是合力完成566份维修工卡,在各种重大项目中也都有他勤学好问的身影。

    回想去年参加比赛的经历,余浩坦言“挺难的”,“一路过来,遇到过很多困难。”尽管集训期间很辛苦,但这次经历也让余浩打通了“任督二脉”。“那时候每天练,到后面就意识到自己并不比别人差,于是开始一门心思钻研,并打心底里喜欢上这个工作。”余浩说,自己曾干过办公室的工作,但不喜欢,所以就选择了机务这个“蓝领”工作,“能保障一架飞机安稳落地,成就感满满,我觉得自己最初的选择是对的。”

    据悉,在东航技术公司,像余浩这样的00后青年有1300余名,已逐渐成为飞机维修的“主力军”。

2024年0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