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沃兰特航空创始人兼CEO董明。 受访者供图
青年报记者 杨力佳
本报讯 步入沃兰特航空位于大零号湾的展示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架雪白的沃兰特VE25等比例缩小样机,宛如一只向下俯冲的雄鹰,“沧海从鱼,长空凭鸟;天地宽阔,一路向好”,墙壁上短短几句,勾勒出这些年创始人兼CEO董明的工作状态:用科技丈量天地,用创新开拓蓝海。
在新赛道上开辟新天地
低空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是低空经济领域最受关注的部分。作为全市“五小龙”eVTOL企业之一的沃兰特航空,虽然成立才不到4年的时间,可是发展速度犹如火箭一般惊人:首款产品VE25采用复合翼架构,起飞重量2.5吨,可搭载1名驾驶员和5名乘客,属于复合翼技术路线,巡航速度可达每小时235公里;VE25-100型客运eV-TOL型号合格证申请受理,是中国民航局华东地区管理局受理的首个客运载人eVTOL项目;“航空先进载人复合翼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研制”项目已获批2024年上海市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支持项目,目前已经签订战略合作及意向订单860余架、订单金额超220亿元……今年1月,与南航通航正式签订VE25-100型号 eVTOL的首批确认订单,也成为中国高等级商用客运eVTOL首批确认订单。
在这些闪亮成绩的背后,是董明长达25年的深耕与坚持。从小就有一个“航空梦”的他从武汉理工大学工业自动化专业毕业后便进入到了航空领域,先后就职于中航工业、通用电气、罗克韦尔柯林斯、昂际航电等中外知名航空企业,积累了丰富的型号经验以及大型系统、软硬件研制经验,成为了一名飞控航电系统技术专家,全程参与ARJ21/C919项目的开发研制工作,与团队共同攻关了数百项关键技术。
“2016年,美国提出空中出租车计划。我很快意识到,eV-TOL是半个世纪以来在民用航空界罕见的技术演进,将在经济性、安全性、便捷性上产生巨大变革。”董明回忆道。之后,董明参与设计了中国最早的客运级eVTOL飞控、综合航电系统和SVO驾驶舱系统。“经过几年的研究,我认为在这个新赛道上,中国也已具备eVTOL产业发展条件,而且有望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这是百年难遇的机会和风口,可惜,当时我所供职的公司并没有能够用全新的行业思维来布局这一未来产业。于是在2021年,我决定变道超车,自主创业,在上海创立了沃兰特航空。”
扛起头部企业的使命和担当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但是沃兰特航空的起步却比较丝滑。有着行业最前沿的视野与丰富阅历的董明,对公司和产品定位,包括机型构造、市场应用、适航审定和研制成本等方面都有非常清晰明了的思路,这也就是为何,2021年6月才成立的公司,在2022年8月就下线了全尺寸验证机VE25X1,并且于2023年1月X1成功首飞,这在国内外都是非常惊人的速度。
但是创新创业哪有一直一帆风顺的,eVTOL对大部分投资人而言还是非常前沿的事物,很多人不相信“飞行汽车”时代即将到来,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公司在融资上遇到了巨大困难。董明说,自己之所以可以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到今天,无论是作为工程师还是创业者,“坚持”都是他的人生信条。一方面,他安抚员工情绪,坚定研制信心,另一方面积极寻求新的合伙人与投资方加入。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让沃兰特航空顺利渡过难关,迎来了一个新的春天。
经历过各种挑战后,市场反馈让董明更加坚定了研制出世界领先的高等级载人eVTOL的决心。董明也清楚地知道,想要中国的eVTOL产业发展更加强大,就必须在国内建立起更加完善的供应链体系,这也是沃兰特航空作为低空经济头部企业的使命和担当。说到2025年的计划,董明表示,将带领沃兰特航空继续稳扎稳打,力争实现首款研制批飞机AC101、AC102下线及首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