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共青团纪念五四运动106周年主题团日活动。青年报记者 施培琦 摄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上海市青少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升国旗主题活动。受访者供图

“建设人民城市展现青春风采”主题故事讲演比赛。受访者供图

19个国家青少年参加2024年“中国华服周·沪上繁花”系列活动“国风市集”。 受访者供图
火热的青春,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实干创新的行动。一年来,上海共青团各项主题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宣传思想文化产品与青年共鸣共情,实现着思想引领从影响广泛到引领有力全面提升。
4月29日,团市委举办上海共青团纪念五四运动106周年主题团日活动,通过历史情景演绎、主题宣讲等方式,串联起信仰、信念、信心的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展示新时代上海青年的精神品格和昂扬面貌,激励广大青年积极投身“五个中心”建设,为上海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青春力量。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持续擦亮青春底色的“信仰红”
“嘀嘀嘀!”电波先声夺人。李白烈士“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动人故事早已成为上海这座城市红色文化基因孵化而生的一张城市名片。如今,广大青少年不仅能通过大银幕了解李白烈士的故事,还能迈步走进李白烈士故居等场馆,在展陈讲解、互动体验中,领悟跨越时空仍历久弥新的精神伟力。
2024年,团市委开展“光荣之城 青年行”上海青少年红色大寻访活动。活动面向全市广大青少年,在“光荣之城”2024红色文化季8个寻访主题、45个点位基础上,推出“一区一特色”的16条特色路线。
作为16条“一区一特色”寻访路线之一,虹口区推出“永不消逝的电波”特色路线,从李白烈士故居出发,到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会址纪念馆,再到国旗教育展示厅,青少年沿着这条路线,沉浸式感受革命战争时期隐秘而伟大的城市地下斗争历程。除“永不消逝的电波”特色路线外,其他15条特色路线同样围绕各区标志性红色场馆以及青年喜爱、关注度高的文化地标设计展开。为了让广大青少年有更多参与感和获得感,手工体验、VR体验、沙盘模拟等不同形式也被融入活动之中。
据悉,2018年以来,上海共青团持续开展青少年红色大寻访活动,扎实推进“党的诞生地”红色文化传承弘扬工程。7年来,团市委持续擦亮这一实践育人品牌,深挖红色资源、创新活动形式、整合多方力量,线上线下累计覆盖青少年超过535万人次。
2024年10月1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上海市青少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升国旗主题活动在中共一大纪念馆一大广场举行。
“入场!”“齐步走!”“正步走!”“向国旗敬礼!”一声声口令洪亮清晰。站在护旗方队里的95后刘志远是当天升国旗主题活动的口令员。作为“一大广场国旗护卫队”的首批队员,刘志远做过擎旗手、护旗手,完成过众多重要时间节点和常态化的升降旗任务。“我们在完成升旗任务的同时,也向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展示着上海青年的精神风貌。国旗护卫队的每一名队员手中紧握的是国旗,肩上扛着的是责任,心中燃烧的是热爱。”刘志远说。
活动现场,国旗设计者曾联松后人、奥运会冠军代表、青少年学生代表以“我以此生映红旗”“我以此行展红旗”“我以此心向红旗”讲述自己与五星红旗之间的故事。五星红旗猎猎飘扬,祖国山河壮丽。昂扬的精神,青春的誓言,炽热的爱国情,让青春底色的这抹“信仰红”越发鲜亮。
创新表达引领价值追求提升情感温度
做好青少年思想引领工作,需要创新话语表达方式,用更“活”、更“火”的宣传思想文化产品,将传统的“灌输式”阐释转化为平等的互动和对话,让更多青少年愿意点开、看得进去。
今年3月28日,第九届上海共青团新媒体影响力大赛交流分享会在上海世博会博物馆WE剧场举办。除了揭晓备受期待的十大微信公众号、优秀微信公众号等奖项,会场外设置的“青春游园会”,打造的“青春上海”便利店,开设的打卡集章等互动点位,让团属新媒体的创新探索与工作成果有了更大的展示平台。活动现场,青年代表围绕“未来已来”“携手共进”“破局而立”三个主题,分享各自工作经历,赋能团属新媒体的破圈发展。
为进一步落实“深度融合、移动优先、产品为王、全团共创”战略,推动建立产品联创共享机制、重大选题揭榜挂帅机制,共建、共创、共享新媒体产品资源池,打造更多原创爆款产品,活动现场启动2025年上海共青团内容共创计划,并发布2025年度内容共创“六大关键词”——红色血脉、非遗文化、人工智能、科普世界、人民城市、国际交流。下一步,团市委和青年报社将为各级团组织提供多元创作支持,牵头组织重大主题联合创作、建立“青春选题库”机制、持续优化作品展示渠道,汇聚优质资源打造并扩大精品力作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
以机制共建强合作,推动“全团共创向全社会协同跨越”,正日益成为宣传思想文化产品内容生产、产品制作的鲜明特点。过去几年,上海共青团持续加强与人民日报、文汇报、澎湃新闻、学习强国·上海学习平台等主流媒体新媒体,B站、得物、混知文化等互联网平台企业,UP主、博主等自媒体创作者等多方合作,推出《闪光如你》《UP主寻光季》《青春会客厅》《东方英才说》《强国青年说》《这十年我们一点都没混》等一批既有正能量又有大流量的宣传思想文化产品,并持续做好党的创新理论“青年化阐释”的文章。
作为上海共青团与B站联合打造的青年文化IP,《青春会客厅》第一季采用线上直播形式,立足青年群体、聚焦青年话题,邀请知名学者、网络大V等对话讨论、答疑解惑。第二季以轻综艺形式,讲述广大青年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领域的青春实践,并邀请团区委书记解读青年发展型城市政策举措。
2024年,团市委推出《青春会客厅》第三季之《人生Plan B》新职业体验观察系列视频节目,通过职场“真人秀”体验与棚内“观察室”价值输出相结合,鼓励更多青年关注新业态、新模式,为更多青年提供多样化择业、就业建议,遇见属于自己的“人生Plan B”。节目中,B站知名UP主@塑料叉FOKU、@理发师肖邦纷纷切换到一日“新职业”挑战模式,引发众多青年共鸣。
今年3月,上海共青团又重磅推出《青爱的城 在HU的事》系列视频,以“探店”形式探访青年人聚集的空间,展现青年现象、讲解青年政策、解答青年困惑。截至目前,全平台播放量(阅读量)已突破273万次。
“不是兴趣班报不起,而是青年夜校更有性价比!”第一期节目中,上海青年讲师团成员、“青年城市观察员”许玥带领青年朋友一起打卡“兴趣班界的蜜雪冰城”,开启“Gap Night”、享受“精神SPA”,解锁全新技能、体验“零糖社交”,解锁8小时外的精彩。
来沪求职竟然可以免费住宿? 如何租房才能省心又靠谱?第二期《青年安居》,“青年城市观察员”克里斯开启“云看房”模式,通过探访“青年驿站”和“保障性租赁住房”,为众多青年送上贴心的“在沪安居指南”……
下一步,上海共青团将以全新启动的“青春上海”粉丝需求调研为契机,以“青春上海”新媒体为依托、以优质的宣传思想文化产品为载体,力求更好把准青年思想脉搏,精准对接青年所需、深度共情青年所感、创新满足青年所盼。
动员青少年与人民城市双向奔赴
经历人民城市故事、当好“青春讲述者”;感受人民城市形象、当好“青春推介官”;投身人民城市发展、当好“青春奋进者”……在人民城市理念提出五周年之际,团市委举办“建设人民城市展现青春风采”主题故事讲演比赛,外卖小哥、集卡司机、数字游民村主理人、人才公寓项目经理、大飞机制造者等青年代表纷纷站上舞台,用一场直抵人心的主题演讲和融合舞蹈、说唱等元素的情景演绎,现场讲演自己心中的人民城市。同时,团市委积极探索主题活动线上产品化,将优秀作品打造为精品团课,作为全市各级团组织网上学习资源,截至目前,10期团课累计播放量超20万次,引导更多青年成为打造人民城市最佳实践地的参与者、践行者、推动者。
与此同时,团市委还推出“阅读申城变迁,共建人民城市”——“书香青春”上海青少年阅读活动,发布7条“建筑可阅读”路线,依托喜马拉雅平台,以“走、学、听、讲”等多元化形式,引导青少年探索城市历史脉络和文化底蕴,激发青少年对阅读的浓厚兴趣与爱国情怀。截至目前,活动已吸引超45万人次青少年参与。
赓续中华文脉担当新的文化使命
2024年4月11日至14日,“中国华服周·沪上繁花”系列活动在上海举办。活动通过舞动华服、华服巡游、“青春传承中华文脉”座谈会、国风市集、中华文化展演、华服韵典等系列活动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吸引青年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融合之美,吸引30多万中外青年参加现场环节,传播覆盖人次超过560万,微博#中国华服周#话题阅读量超过2000万次。
精美的华服吸引了不少外籍青年的目光。95后印度留学生泽仁十分喜欢中国传统文化,2020年,他第一次在昆明参加华服活动后,就被华服深深吸引了。作为上海戏剧学院跨文化专业研究生,得知世博源会举办国风市集,他第一时间叫上了同班同学——来自白俄罗斯的鲁洁。活动现场,他们被华服的精美和花纹的丰富深深折服,啧啧称奇地感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
以“中国华服周·沪上繁花”系列活动为契机,上海共青团持续挖掘传统节日的现代内涵,盘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引领青少年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数说·
“青年大学习”行动正深入开展,通过公众号转发、组织化学习等形式做好宣传动员,2024年总计推出15期“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吸引900余万人次学习。
用青年的方式来讲,讲到青年的心坎上,让青年听得进……一直以来,“上海青年讲师团”带着从基层火热实践中一步步挖掘、提炼、总结出来的鲜活案例,为广大青年加油打气,帮助他们坚定信心,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青年心,用“冒热气、接地气、聚人气、扬正气”的宣讲走进青年、赢得青年。2024年3月,团市委启动新一届“上海青年讲师团”选聘工作,积极发动各市属团组织推荐优秀青年宣讲员,同时广泛排摸全市各行业、各领域涌现出的青年典型,精心选聘100位“上海青年讲师团”成员,通过开展“沪上青声”新青年微宣讲行动,深入基层一线与广大青年交流互动。
·新招·
为进一步实现内容生产、产品制作从全团共创向全社会协同跨越,“青春上海·青春合伙人”计划启动,首批“青春上海·青春合伙人”共26家单位(个人),其中有市档案馆档案史料编研部、看东方、得物、@塑料叉FOKU、“瀛青评”团队、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蜜度科技。未来,上海共青团将依托“青春上海·青春合伙人”计划,进一步整合主流媒体新媒体平台传播势能、重点互联网平台流量优势、各垂类自媒体创作力量,推动形成上海共青团各层次、各领域、各界面新媒体产品优势互补、协同联动、精品迭出、直抵人心的生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