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航天局509所智网天成青年突击队。 本版均为受访者供图

闵行高科技园“高精特”企业服务团。

第十八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职工组全国决赛。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征程中,上海共青团紧扣时代脉搏,积极引领广大青年在岗位上建功立业,以青春之力助推城市与国家发展。通过精准的政策引导、丰富的实践平台搭建以及对青年突击队、职业技能大赛、青春助企服务团等工作品牌的深度孵化,上海共青团不仅拓宽了青年覆盖的广度,更完善了育人体系,彰显了服务大局的功能,为青年成长铺设康庄大道的同时,动员广大青年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书写生动篇章,推动青年岗位建功行动不断向纵深发展。
青年报记者 蔡娴
为“急难险重新”贡献青年智慧,在技术攻坚中彰显青春担当
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青年突击队始终是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刻冲得出来、顶得上去的重要力量,一代又一代青年赓续接力,把青春书写在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壮丽篇章中。2024年12月,上海共青团以全国第一支青年突击队成立70周年为契机,组织开展“70年,70支青年突击队,70个奋斗故事”寻访活动,组建全市230支寻访团队,相继走访成立于不同历史时期的青年突击队,并将这些事迹寻访汇编成册,激励新一代突击队员们传承在“急难险重新”任务面前赓续接力的青年先锋精神。
通过寻访,我们可以看到,众多青年突击队活跃在科研院所、企业等各个创新阵地,成为科技创新的关键力量。当全球加速探索终极能源解决方案——可控核聚变时,在临港新片区,有一支年轻的创业团队正蓄势待发。作为中国首家聚变能源创业公司,能量奇点以加速实现聚变能源商业化为目标,致力于研发高温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及其运行控制系统,为未来聚变发电堆提供高性价比、高可靠性的核心组件和服务。目前,能量奇点技术攻关青年团队现有成员约150人,博士占比约13%,硕士占比约24%。
2025年3月,团队成功研制25特斯拉大孔径高温超导聚变磁体——经天磁体。自主研制的大孔径强场磁体——经天磁体成功完成了首轮通流实验,产生了高达21.7特斯拉的磁场,创下大孔径高温超导D形磁体最高磁场纪录。这一场强超过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 CFS公司联合研制的SPARC TFMC磁体在2021年创造的20.1特斯拉的纪录,标志着能量奇点在高温超导聚变磁体领域达到国际领先。然而,能量奇点的创始人、CEO杨钊的“野心”还远不止如此,“研制出Q(聚变能量增益因子)大于10的高温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在10到20年内实现可控核聚变的商业化。”而人类目前能够达到的最大Q值是1.53。这位90后已经向世界宣告,他和团队正在致力于完成这件超越人们想象的事。
谁掌握了技术,谁就掌握了未来。我们欣喜地看到,在上海,青年科技创新的实践丰富多彩。上海航天局509所智网天成青年突击队揭榜上海市经信系统“菁锋”行动,完成智慧天网星座首颗中轨道卫星网络卫星的研制、测试及发射任务项目。团队克服卫星空间环境复杂、整体技术难度较高等困难,完成国内首次中轨通信卫星的微波和光子交换体制下信道化测试等多项关键技术验证,相关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沪东中华造船公司LNG船研发设计青年突击队重点攻关27.1万方LNG船技术难点,研究与应用新一代LNG船节能环保绿色低碳关键技术。团队对船体结构进行“虚拟建模”,创新引入自适应框架结构,化解舱容扩大的应力难题,突破传统设计局限。项目涉及的LNG船空气润滑减阻等多项技术均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在空气润滑减阻技术与海底门特殊设计上取得自主知识产权。
上海共青团积极贯彻国家科技创新战略,推动青年突击队在科技创新领域广泛覆盖、服务凝聚。通过青年突击队建设,不断引领青年在科技创新中挑大梁、当主角,在科技强国建设中建功立业。
以赛育人助力青年创新创效,搭建成长阶梯培育“大国工匠”
为加强科技创新领域的职业人才培育,给青年搭建更多岗位建功的平台,一直以来,上海共青团鼓励行业团组织搭建各类青年技能比武平台,组织青年突击队、青年建功联盟、青春助企服务团等青年集体积极参加,持续提升青年职业技能水平和创新创效能力。
在第十八届“振兴杯”上海选拔赛中,吸引了362名职业青年参赛,还首次成功打通大赛与职业技能认证通道,并纳入市人社局的职业技能认证体系。在电工、钳工、物联网安装调试员等竞赛型项目中,共有56名选手获高级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这一创新举措极大激发了企业和青年的参赛热情,为技能人才培养开辟新路径。
最终,30个项目的34名选手入围全国决赛,经过激烈角逐,上海代表队取得了优异成绩。其中,上海地铁维护保障有限公司通号分公司检修工程部通信试验室培训师姜广宇在大赛中脱颖而出。他凭借扎实的技能和丰富的经验,获得第十八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信息网络通信线务员(5G 建设方向)金奖。姜广宇的故事也在上海青年中引起强烈反响,激励更多青年立足岗位,追求卓越。
姜广宇一直坚信“工作是干出来的,不是看出来的”。他所从事的通信专业系统多而杂,对于自己不会的问题,他就跟着师傅学、跟着厂家学、自己钻研学,渐渐地熟悉掌握了通信设备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经验。“个人技术上的点滴进步,离不开公司的带教培养和共青团组织对我们青年员工的帮助”,在被问及获得“振兴杯”全国决赛金奖的原因时,姜广宇表示,投身上海轨道交通建设工作以来,公司的师傅带教制度让自己获益匪浅。此外,从公司团委到上海的各级团组织,都在青年技能的提升上不断找方法、出实招。比如,公司团委会定期组织开展青年员工技能比赛,以赛促练,鼓励大家相互比拼、切磋技术。上海共青团围绕青年岗位建功,创新开展“奋斗杯”等各类职级技能平台,挖掘培育各行业职业青年的先进典型,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浓厚氛围。通过这些展示平台的搭建,引导越来越多像姜广宇这样的职业青年技能成才、技能报国。
如今,这位年轻的90后技术骨干作为通信试验室培训师,成为了“传帮带”的中坚力量。师傅不仅是徒弟的岗位领路者,更是生活中的知心朋友,姜广宇总能找到年轻人喜欢的学习方式,他经常对徒弟说要牢记“三多三少”——“多观察,多思考,多分析;少拖延,少依赖,少急躁”。就这样,师徒携手,互促互进,使严谨认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勇于创新的精神得以传承,让青年员工在职业发展的浪潮中激流勇进,他带出的徒弟也获得了分公司技术比武青工组第一的好成绩。
为进一步加强青年高技能人才培养选树,上海共青团还计划在2025年、2026年分别举办“奋斗杯”上海市青年技能大赛、“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上海选拔赛,坚持以赛促学、以赛育人,引导青年立足本职岗位,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树立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志向。
精准滴灌破解企业“成长烦恼”,让青春经济在助企服务中绽放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开展的“奋斗杯”上海市青年技能大赛中,首次加入了“青春小店”主理人技能大赛,这将为沪上“青春小店”的发展注入新动力。据了解,上海共青团旨在通过大赛选拔出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经营能力的青春小店主理人,为他们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参赛的“青春小店”主理人们也将在比赛中各显神通,通过大赛,不仅能提升“青春小店”主理人的专业技能,也将促进“青春小店”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青春小店”不断发展壮大,为青春经济的繁荣贡献力量。
近年来,以青年文化消费为代表的青春经济逐渐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今年3月,上海共青团发布《上海共青团推进青春经济的实施方案》,联合市商务委、市文旅局等共同研究推进青春经济、提振青春消费举措。从创新消费场景到培育优质主体,再到规范市场运行,这份实施方案的发布,是上海共青团推动青春经济发展的一次系统性梳理、一份标志性指引。同时,也为青春经济发展绘制蓝图,助力青年在经济领域创新创业,将青春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为落实2025年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精神,上海共青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用好“青”字号工作品牌,发挥青春助企服务团工作优势,立足岗位建功,融入企业服务,用青春力量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企业遭遇“用工难”困境,该如何破题? 奉贤区的青春助企服务团成了乡村经济的“魔法师”。他们一头扎进企业调研,精准把握需求,实施“青年共创合伙人”计划,为大学生提供实习岗位,既解了企业用工之渴,又给青年才俊提供了实践舞台。更妙的是通过“返乡院子”模式,为返乡创业青年打造优质办公环境,吸引了众多创意产业人才入驻,让乡村经济焕发新生机。昔日寂静的乡村,如今创意激荡,梦想飞扬,奉贤区的青春助企服务团,用创新思维和务实行动,为乡村经济施了“魔法”,让新型乡村业态的画卷徐徐展开。
园区企业活力不足,企业服务生态链不完善,青年发展型园区建设缺乏创新模式,这些难题曾困扰着闵行区的一些传统园区。为此,闵行高科技园“高精特”企业服务团突破创新,采取“场景化社群运营+心理资本增值+创新活力激发”多轮驱动战略,精心构筑了一条涵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生态链,成功探索出青年友好型园区建设模式。通过组织足球友谊赛、园区集市等轻社交活动,增强园区白领凝聚力,促成上下游企业合作;升级“Cindy的幸福沙龙”品牌,推出“心驿 ・ PSY Club”3.0版本,提供心理健康讲座等服务,提升企业和青年的归属感,年度服务覆盖率高达85%;增强创新氛围打造科创“活力圈”,动员企业参加创业大赛等,为创业团队提供展示平台,激发园区经济活力。
宝山青春助企服务团搭建产融对接平台,举办滨江论坛,推动科技企业与金融机构深度对接。金山青春助企服务团实施“‘青’尽全力·助推发展”行动,定期发布政策宣讲资源清单,开展助企服务活动。徐家汇街道党建营商全岗通青春助企服务团建立常态化走访企业机制,提供个性化“诊疗方案”……青春助企服务团以创新思维和务实行动,积极应对各类挑战,不仅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助其破浪前行,也通过多元化探索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青春活力。
·数说·
上海共青团深化新时代青年岗位建功行动,构建完善行动体系,育人成果丰硕。通过组建青年突击队、加强青年文明号培育、举办青年职业技能大赛、推动青年建功联盟创建、提升青春助企服务团实效。截至2024年,上海共青团共组建青年突击队2643个、青年建功联盟105个,组建796支“青春进博”专项青年突击队服务第七届进博会。组建青春助企服务团114个,联合市场监管、税务、人社、海关等部门青年骨干,打造助力青年创业综合服务平台。
为加强青年职业人才培育,上海共青团通过举办“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上海选拔赛,首次打通选拔赛与职业技能认证的通道。最终,30个项目、34名选手入围全国决赛,在主体赛(职业技能竞赛)5个项目中,获得1金2铜8优胜;在专项赛(创新创效竞赛)3个方向中,获得2金2银4铜19优胜的成绩。
上海共青团在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领域的实践,充分彰显了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通过市级政策引领与区级创新实践的有机结合,为青年搭建广阔舞台,引导他们积极投身科技创新最前沿、经济发展主战场,在岗位建功中实现个人成长的同时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下一步,上海共青团将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提升服务青年的能力和水平,激励他们继续用智慧与汗水浇灌梦想之花,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