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9月,由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主办的“歌唱祖国”上海民办高校师生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歌会现场。本版均为受访者供图

2025年3月,上海视觉艺术附属幼儿园“亲子探春”主题活动,附属幼儿园的小朋友们走进春天的视觉校园。
美育实践、理论宣讲、团务交流、经典书目研讨、红色路线研学……团支书论坛是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团委每年纪念五四运动的一项重要活动载体,也是全校每位团支书心目中的成长加油站,一个能跨越学院界限、提升能力、交流经验和收获友谊的宝贵平台。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团委把握新形势、新征程下党和国家对于青年工作和教育任务的战略部署,担当使命任务,深刻把握工作主线,发挥艺术类院校特色,找准团结带领青年的切入点、结合点、突破点,构建起有温度、有速度、有力度的青年培养体系,让广大视觉学子从筑梦到逐梦,再到圆梦,让艺术青春在中国式现代化火热实践中谱写绚丽华章,为艺术类本科高校高质量发展积蓄澎湃的青春动能。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凝铸信仰之魂
赓续红色血脉,激扬理想之光
高举团旗跟党走,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团委进一步完善党建带团建机制,加强党对共青团工作的全面领导。校党委建立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评价指标体系,校、院两级党委常态化召开会议听取团的工作与建设,并强化对团的工作的督导考核,建立行之有效的奖惩体系,激励共青团工作良性发展。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团委积极发挥“青马工程”示范效应,以“青鹿”培优计划、“青峰”骨干学生培训班、校级青马工程培训班为体系打造“三阶一体”培养模式,聚焦推优入团培训班、推优入党培训班全链条管理,不断优化校院两级培养模式,通过党的理论教育、志愿服务社会、红色研学等多重培养路径,加强对上海视觉艺术学院“青马工程”学员的“全链条”管理模式,着力为党培养和输送青年政治骨干,坚持培训和培养并重,聚焦理想信念教育和政治工作本领提升,在青年中培养一大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为党的事业和队伍输送新鲜血液。
“向同学们分享自己卫国戍边的故事,讲述当时在部队时的甜酸苦辣,对我来说,也是重温成长的历程。”在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第三届团支书论坛上,彭仕耀同学激昂分享自己的军旅生涯,这学期,与他共同加入宣讲团的还有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李正同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优秀团干部、助人为乐先进人物、优秀志愿者、活力团组织负责人等。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团委希望通过多渠道多形式,讲好身边人、身边事,选树典型,弘扬正能量,让优秀道德风尚成为先进典型的价值标杆。
聚焦“艺”心惠民
深耕地域赋能,绽放青春担当
今年春季学期开学之际,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团委的艺术团成员们再次走进视觉附幼,自推进大中小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以来,包含合唱社、朗艺社、舞蹈社、绘画社、书法社、轮滑社、健美操社、足球社的8个“特色社团”,由校团委组织带领的45名大学生志愿者担任社团指导教师,提供专业的指导,普及美育知识,提升了附幼小朋友们的综合素质,丰富了小朋友的校园文化生活,助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团委充分发挥学校艺术特色和优势,整合美育优势资源,辐射松江在地单位和社区。2024年9月,上海增爱残疾人艺术团到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开展“你的世界,但愿都好”演出,邀请了学校周边广富林街道、中山街道等共建单位和社区居民,以及上海视觉艺术学院附属幼儿园的小朋友们观看演出。
“演唱后半段,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团委艺术团合唱团的同学也在后台和视障人士一起合唱。”文化创意产业管理学院22级学生龙新雨记忆犹新。在后台近距离观看节目的她,更加直接感受到表演者迸发的力量,“虽然表演者有身体缺陷,有的舞者听不见拍子,但动作整齐划一,让我体会到他们对艺术的热爱,也坚定了自己对于艺术的追求。”
由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团委主办的校园志愿服务嘉年华活动会结合五四青年节主题,通过品牌展示、趣味互动、跨学院交流,展现各学院志愿服务队及协会项目组的特色成果,坚持围绕“立足校园、面向社会”的中心思想,学校团委多年来坚持以品牌化、项目化的模式推动志愿服务活动,把青年志愿者行动作为青年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胸怀“国之大者”
书写新时代青年答卷
由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主办的“歌唱祖国——2024年上海民办高校师生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歌会”汇集16支民办高校队伍,分别从“开辟新道路、建设新中国、擘画新时代”三个篇章串联起百年革命光辉壮丽的诗篇,师生同台共同歌唱祖国美好,这蕴含着学校共青团在祖国华诞来临之际的美好祝愿和真挚情感。
结合专业特点讲好思政课,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埋下理想信念的种子。表演艺术学院依托表演基础训练课程,邀请原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局副局长苏雅琳进行创作指导,深挖红色资源,创排了以彭雪枫和林颖、张露萍为原型的《张露萍》《烽火中的爱情》两个戏剧小品,探索表演课课程思政的新路径,提升专业的原创能力,培养学生编、导、演、制四位一体的创作思维与剧目实践能力,让广大青年学生真学、真看、真感受,以艺术之美传颂信仰之力。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团委深入推进社会实践项目,鼓励同学们在知行合一中挥洒最美的青春动能。经过持续深耕、孵化,2023年11月,大黔视界红色实践研学团获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活动特等奖。2024年校内报名参赛“知行杯”的队伍创历年新高,较2023年翻了3倍。校内报名“挑战杯”项目较2023年增加1.5倍,形成“你追我赶”的参赛热情和良好学风。
今年3月,新媒体艺术学院“延安视界”红色研学实践团再出发,00后用脚步丈量红色土地,由学生原创的AIGC系列红色微视频和动画设计作品,让延安精神在Z世代赓续。
“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我们要充分发挥艺术类高校特色,积极为党育人,积极为党争取青年人心,坚持服务中心大局,始终不惧风雨、敢担当。”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团委书记薛颗说,校团委将一如既往怀揣满腔热忱,始终如一当好桥梁纽带,下沉工作重心、下移工作力量,始终围绕服务青年、引领青年、团结青年这项根本任务,始终坚持让共青团成为让党放心、让青年满意的先锋队伍。
下一阶段,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团委将继续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火热实践中挺膺担当,坚持扎根青年,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走进学生,深入调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成长生活,让广大视觉学子的艺术梦想在挺膺担当中书写时代答卷,让艺术青春在中国式现代化火热实践中谱写绚丽华章。
·数说·
坚持向实践学习、在实践中成长,是当代大学生成才至关重要的“必修课”。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团委以实践育人+大思政育人融合模式开展“周末计划”品牌活动,全年开展23次活动,1200名学生参与,活动创办10年来累计共153期。
2025年,“周末计划”品牌活动升级推出“青年推荐官”计划,深化共青团思政网络影响力,以青年之声传递信仰血脉,站稳网络宣传主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