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汇新城镇爱心寒托班。 本版均为受访者供图

“寻访工匠”实践活动。
青年报记者 陈泳均
立足临港,深耕闵行。作为一所拥有71年历史的技术应用型高校,上海电机学院在浦江两岸持续深度参与临港新片区、闵行大零号湾两地的城市发展建设。青年学子积极响应号召,通过文化传承、志愿服务、实习就业等多种方式,为“一港一湾”区域发展注入青春的智慧与力量。
服务“一港”
构建“校-企-地”人才成长多元平台
临港新片区作为国家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承载区,这座“年轻的城,年轻人的城”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青年投身建设。去年,随着“高校服务临港新片区就业育人联盟”在上海电机学院成立,以“产教融合、工学一体”为特色,构建“政-企-校”三位一体协同的良好育人环境。仅2024年学校共有381名学生留在临港就业,占毕业生人数的12.73%,服务重点产业,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材料学院2023级研究生倪添晟作为全校首批“住企培养”的研究生,从研一下学期“入职”上海积塔半导体有限公司,目前工龄已有一年多。学校通过“引企入教”“送生入企”推行研究生现代学徒制,先在校打基础,后两年入驻企业成为“准员工”,以需求为导向,实现学生毕业即上岗,培养高等工程应用型人才。
学校以“人才汇聚”为主题,打造滴水湖新时代文明实践带,组建常态化服务团队,开展“书香悦读圈”“亲子新乐园”等特色活动。2023年10月至今,累计开展50期主题活动与100次常态化服务,覆盖市民游客超万人次。清明假期以“古风非遗”为主题的文明实践活动短短3天就吸引了千余名游客参与活字印刷、竹编手作等10余项民俗活动,现场人头攒动,游客反响热烈。
学校连续多年承办南汇新城镇爱心寒、暑托班,为千余个家庭解决后顾之忧。学校全程参与课程设计与服务,深化校地联动,用专业与热情守护童心,在临港的教育关怀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学校积极响应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社区青春行动的号召,推动南汇新城镇社区的发展和青少年的成长成才,与属地内的社区积极开展校社结对活动,依托学校丰富的教育资源和专业优势,8个学院与区内10个社区多元需求紧密结合,开展了包括传统文化交流、通讯设备维护、家电使用安全、智能家电使用、航空卫星模型等科普制作、电子废物回收、墙绘宣传等百余场活动,服务千余名居民,真正实现了校社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助力南汇新城镇社区的发展和建设。
电气学院长期与申港社区联合开展“周周有家电”专项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专业的家电维修与保养服务。从常见的电水壶、电吹风,到相对复杂的小型微波炉等,逐一进行故障检测。对于出现问题的家电,志愿者们或是修复电路故障,手法娴熟,或是讲解家电日常使用的注意事项以及简单故障的排查方法,切实用专业知识为居民排忧解难。
赋能“一湾”
激活工匠精神与传统文化的DNA
作为与闵行共生共长的高校,上海电机学院在70余年发展历程中,与区域企业构建了产教深度融合的育人生态。为服务制造强国战略,深化产教协同创新,以“上海电机学院产教融合育人基地”挂牌为契机,学校努力缩短“人才培养最后一公里”,打造“校企对接零距离”,树立新时代产教融合标杆示范,为闵行区传统工业产业发展提供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学校积极挖掘闵行工业文化育人价值:组织“寻访工匠”实践,激励青年技能报国;在“四大金刚”等企业挂牌产教融合校企共育实践基地,每年选派百名学生参与实习劳动与工业研学,化身“大国重器讲解员”,强化职业认同;深入企业开展“车间思政课”,通过现场教学、工匠访谈、实践纪实等沉浸式学习,将产业前沿技术与工匠精神培育深度融合。收集“工匠导师”和优秀校友的生涯分享内容,相关育人成果将汇编成册,作为思政教育特色素材纳入校本思政资源库,实现专业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同频共振,培养兼具工匠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时代新人。
高职学院龙艺队以闵行区非遗项目《鲤鱼跳龙门》为载体,创新编排“大学版”舞蹈,融入“翻”“扑”“滚”等青春元素,结合声光电技术打造沉浸式展演。团队与江川文化馆共建传承基地,累计开展社区巡演30余场,培训青少年传承人200余名,通过“非遗+科技”的创新形式吸引观众超5000人。团队建设过程中,35%队员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展现“文化传承+实践育人”双成效。
为探索新时代协同育人机制,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设计与艺术学院把思政课堂搬到社区街头,从学校小课堂延伸至社会大舞台,以“香樟树下的共和国印迹”为主题,青年学生用画笔描绘江川红色印迹的独特视角和深刻思考,在具体可感的绘画创作中认识社会、积累经验,自觉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中。
[链接]
发挥航空航天特色学科优势 在青少年心中种下探索宇宙的种子
4月24日,在第十个“中国航天日”和“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55周年到来之际,由上海电机学院团委、上海电机学院航空学院等单位承办的“摘星揽月年轻城,问天逐梦滴水湖”的航空航天文明实践主题嘉年华暨中国航天日主题活动在滴水湖一号码头新时代文明实践展示空间举办。
作为一所布局和发展航空航天特色学科的上海高校,上海电机学院策划和组织了丰富多彩的航空航天科普展、航天文化市集、航天知识大闯关、航模DIY以
及文艺演出等活动,学校航模社社员受聘为临港新片区航空航天文化科普志愿者,让探索宇宙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种下。
为进一步让航天知识走进校园、融入生活,上海电机学院航空学院与南汇新城镇申港社区、环湖社区、南汇新城镇社建办、华师大附属浦东临港中学和上师大附属浦东临港小学共同签署南汇新城航空航天科普共育协议,这标志着临港新片区将构建大中小学社区的立体化航空航天科普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