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农商银行深耕养老金融

打通助老服务“最后一公里”

青年报 记者 陈颖婕

    上海农商银行“心家园”公益服务站。本版均为受访者供图

    坐落于杨浦区大桥街道的上海农商银行“心家园”公益服务站,近日呈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为老服务盛宴:沪剧名家茅善玉亲授戏曲课程,知名中医专家现场科普养生知识,泼墨丹青与非遗漆扇交织传统美学,法治讲堂与金融反诈宣传则为老年人构筑起安全防线。作为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组织的“金融为老服务”媒体调研活动的重要一站,这方300平方米的“心家园”公益空间,正以多元、温暖、接地气的服务形态,生动诠释着中国式养老金融服务的创新实践,打造具有上海特色的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样本。

    青年报记者 陈颖婕

    作为扎根申城70余年的金融国企,上海农商银行深入践行“人民金融”理念,高度重视并积极应对本市大城养老重要命题。上海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力在调研活动媒体座谈会上表示,上海农商银行多年专注养老金融的深耕与发展,目前已围绕老年客群在养老金融、养老服务金融以及养老产业金融需求方面逐步形成诸多农商为老的特色模式。上海农商银行已率先探索出“网点+社区”“金融+非金融”“线上+线下”的为老服务模式,未来也要银企共享,共筑有效市场,通力协作服务银发经济发展,于细微处打造高品质的养老服务。

    当金融温度融入社区肌理,将“适老金融服务”从硬件改造延伸至文化服务建设,透过上海农商银行“心家园”项目的探索实践,不难看见,金融服务正突破传统边界的更多可能。小而美的“心家园”公益服务站,一直是上海农商银行聚焦社区适老公益服务,构建养老金融生态圈,打通助老服务“最后一公里”,为老年人提供了健康关爱、老年大学、社区舞台、农品惠购、公益服务、居家生活、综合金融等服务。目前已在全市各行政区、街道社区开设超1000家公益服务站。

    “好金融”不止于金融,而是更有温度、更有情怀。作为服务本市老年客群最多的银行之一,上海农商银行结合长期适老化金融服务经验,此前在市教委、市老年教育协会和市老年教育小组办指导下,获批成立心家园老年大学,助力全市老年教育“倍增计划”建设。通过丰富教学点与课程供给,形成广泛的网络覆盖,努力将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更广更远更多的老年群体。未来在综合金融服务的多个项目下,还持续丰富金融为老服务内涵。

    此外,针对老年人高频的社保业务需求,上海农商银行自2024年起成为全市首批“社银直联”合作银行,在全市各区布设“一网通办”自助服务网点近300家,引入个人办理参保手续、上海办理养老金卡(折)调整等业务,方便老年人在银行网点实现社保业务“就近办”“多点可办”“全城通办”。

2025年05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