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商户心中值得信赖的“Number万”

“万向工作法”解锁基层治理新密码

青年报 记者 陈嘉音

    万黎明(中)和同事走访街区商户。受访者供图

    万黎明 青年报记者 陈嘉音 摄

    “有事先找万书记!”在万黎明微信里,有着长宁区江苏路街道凝新第四街区的百余名商户老板、外卖骑手和快递小哥。谁家店铺需要帮忙、谁最近遇到了困难,她心里总有一本“谱”。

    万黎明是第一综合网格凝新第四街区党支部书记,来自综合行政执法队。她所在的街区涵盖3个居民区、221家单位企业和171家沿街商户,承载着街道近三分之一的“小个专”市场主体。自履新以来,她和支部的党员一起,边学习边实践,并在工作中摸索出了一套“万向工作法”,让党建服务的触角延伸到街区的每一个角落,成为商户亲切又信赖的“Number万”。

    青年报记者 陈嘉音

    走访街区,倾听商户心声

    “万书记,你来啦,快来看看我们能一起做些什么!”这是万黎明在商户走访时最常听到的话。用心倾听商户心声,用笔记录每个细节,用真诚的态度反馈问题,方能赢得商户的信赖。在走访一家房产中介时,负责人冷漠地反馈部分公共设施尚未维修的问题,她详细记录下她提到的每个设施和问题,随即前往相关部门了解未维修的缘由与后续规划。当万黎明再次上门,将翔实的情况告知负责人,并承诺会持续跟进时,她眼中满是诧异与感动。她说:“我想着就和你吐槽一下,没想到你还专程来答复我。”这之后的走访,每次万黎明进门,员工都会对负责人喊道:“店长,万书记来了。”

    与商户交流,贵在走心。每一次的交谈,万黎明都认真倾听他们的诉求,于细微之处捕捉关键信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信息,实则蕴含着赢得商户信任的“大”能量。一家菜饭骨头汤老板在和她闲聊时偶然提及,他曾是退伍军人,创业之路充满艰辛与不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万黎明立刻推送他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的联系方式和公众号,为他送去了退役军人创业扶持政策和活动的各类资讯。老板很激动,用浓重的东北口音说道:“你是我心中的Number万。”

    有效率的合规管理,就是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链条服务”。由于小餐饮店铺的更换会稍微频繁一些,所以经常会有因沿街店铺装修产生的问题和投诉。如果等到店铺全部装修完成后,发现有不合规的再进行整改,那对店主的损失就大了,还会耽误开业的时间。对此,万黎明会在前期和商户及时沟通,提供装修报备的专门指引;装修过程中和相关职能部门做好工程安全监管,对可能发生的违法行为及对应的法律责任进行梳理,给沿街店铺起到预警和事先告知的作用。事后,也会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对商户的品牌和特色进行宣传,使每一家新入驻的店铺都能感受到街区的温暖。

    一年多来,万黎明通过六边形联合走访—集中讨论—总结经验—突出重点的工作模式,逐渐走出了心得,走出了成效。

    万黎明介绍,市、区两级都编发了“街区党组织工作指引”等宝典,街道对书记也制定了一个专属办公场所、两项定制课程、“三带”培训法、四本工作锦囊的“1234”培育工程,为持续做好街区党的工作和群众工作提供方法指导和参照。作为街区书记,要连接好上级部门给予的各项支撑,努力增强本领、提升才干。

    多元共治,焕发街道活力

    万黎明的左右两边,分别是来自体制内和体制外的治理力量。向左,是与六边形共同织密“组织网”。“我们深化以‘访、听、送、议、办、督’六步法为运行支撑的诉求办理流程,通过三级闭环机制,解决商户的急难愁盼。”万黎明介绍说,武夷路153弄通道双向限时通行、新象限沿街外摆、安西路大树扰民、延安西路窨井盖破损、凤岗路菜市环境卫生治理、凤岗路沿街路栏和电线杆拆除、宣化小区通道乱停车等商户提出的急难愁盼,都通过这一机制得到解决,实现了党建引领的网格高效能治理。

    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就会触发“网格”,由网格长牵头召开党建联席会,整合街区党支部、楼宇党委、居民区党总支,联动执法队、派出所、市场所等部门,吸纳国企、学校等区域化单位,形成“党建+”社区治理模式。比如,对安西路人行道破损存在的安全隐患、凤岗路沿街菜市市容环境卫生等问题,网格提出后,就迅速启动响应机制,联合执法队、市政、绿容等多部门成立专项工作组,仅用一周时间就完成路面修复和深度清洁。

    向右,是越来越多来自企业和群众的参与,他们和她在走街串巷和街区治理中,共同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对商户提出的为宣化路引流的诉求,万黎明召集街区微更新运营团队、商铺代表和社区单位,共同开展了“烟火宣化”治理共识会,集思广益共同设计制作了街区网红打卡地图。社区单位还主动为宣化路特色店铺定制电子版专属首日封,各方共同缔造,让社区持续焕发活力。

    在她身后,有一批赋能队伍、可爱的小伙伴,还有和她共同奋斗的商户,才有越来越多新兴领域群体,为社区治理注入了新的活力。宣化路的郑远元为周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免费足部护理服务;安化路的电动车修理店为骑手提供免费胎压检测和充气服务;在开展“和美市集”活动中,商铺纷纷以多种形式参与,有的制作爱心义卖券,有的提供免费点心和饮品,还有义诊、理发、口腔检查等服务;还有不少外卖小哥主动申请加入“益骑前行”青年突击队,与周边独居老人结对,常态化提供生活物资代买配送等服务……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正是有这些反哺社会的温情,才有更多的“新力量”变成了街区治理的“主力军”,也让我们党建工作从“单向输出”变为了“双向奔赴”。

    而在万黎明眼前,还有更多的街区治理难题等待着她去突破。“我们不会停下脚步,而是会继续在这里精耕细作,不断践行‘万向工作法’,提升烟火气、传递人情味、增强幸福感,在街区发展中不断迸发新兴领域党建的无限活力。”

2025年08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