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密度保持全市首位

青年报 记者 冷梅

    发布会上,黄浦区委书记杲云介绍黄浦区“十四五”规划期间建设发展成果。“十四五”规划以来,黄浦区围绕核心引领区建设目标与“功能新高峰、品质新标杆”发展主线,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城区发展能级和综合竞争力稳步提升。截至2024年底,黄浦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344亿元,“十四五”规划前四年年均可比增长约4.5%;区域经济密度达到163亿元/平方公里,保持全市首位、全国前列;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299亿元,年均增长6%以上。具体取得了六方面成绩。

    一是改革创新激发“澎湃活力”。创新谋划一系列促开放、优功能的重大举措。成功获批建设上海首批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率先在试点保税展示交易新模式等方面形成创新举措。全力建设淮海新天地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设立全市首家AEO高级认证指导中心。涉外经济能级提升,“十四五”规划以来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30家,累计达到83家。

    二是高端产业发展点燃“强大引擎”。不断强化外滩金融集聚优势。金融业增加值稳步增长,2021—2024年年均增长率为6.5%,2024年金融业增加值规模达到1286亿元,占全区生产总值的38.5%,占全市金融业比重接近1/6。

    三是城市更新实现“换挡加速”。全力打赢旧改攻坚战。2022年7月全面完成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标志着上海中心城区持续30年的大规模成片旧改这一民心工程胜利收官,“十四五”规划期间累计完成成片旧改3.7万户以上。提速推进“两旧”改造。

    四是民生保障筑牢“幸福根基”。深入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用最好的资源、尽最大的努力为民生“加码”、为幸福“加速”、为生活“加温”,2023、2024连续两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五是文化赋能擦亮“城市名片”。做实“红色露天博物馆”品牌。打造南昌路主题街区等一站式红色寻访研学目的地,通过资源叠加、串珠成链的形式,推动区内140余处红色遗址遗迹从“零散展示”到“整体展览”的蜕变升华。做强“演艺大世界”品牌。集聚各类名家名团和首演首秀,上海国际音乐剧节等一批优秀节展和活动品牌亮点频出,目前区域内集聚专业剧场27个、“演艺新空间”101个,“十四五”规划以来完成国内申报演出超19万场。

    六是城区治理下足“绣花功夫”。推动城区治理更加智慧。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深化探索田子坊、数智外滩等城市最小管理单元数字治理试点,“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两网融合不断深化。推动城区环境更加美丽。深化“三美联动”建设,重点景区实现“席地而坐”,“一江一河”公共空间品质巩固提升。

    青年报记者 冷梅

2025年08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