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66亿元!好内容撑起电影暑期档

青年报 记者 陈宏

    青年报记者 陈宏

    本报讯 国家电影局9月1日发布统计,从6月1日到8月31日,为期92天的2025年电影暑期档,总票房为119.66亿元。至此,全年电影总票房已达392.92亿元。电影热度回归的根源,在于国产片集体发力,通过讲好有共鸣、有共情的好故事,吸引了大批观众。

    总票房和观影人次在上升

    国家电影局的数据显示,今年暑期档119.66亿元的总票房与3.21亿的观影总人次,同比分别增长2.76%和12.75%,国产影片票房占比为76.21%。档期票房前五名的影片分别为《南京照相馆》28.90亿元、《浪浪山小妖怪》14.55亿元、《捕风追影》8.79亿元、《长安的荔枝》6.78亿元、《侏罗纪世界:重生》5.67亿元。

    这个暑期档,有143部影片上映,相较往年略有增长,上映影片涵盖历史、动画、喜剧、动作、悬疑等多种题材类型。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档期内共有19部影片票房破亿元。

    确实,在票房走势上,今年暑期档前半程表现相对平淡,大盘“慢热”。后半程国产片开始集中发力,在《南京照相馆》等口碑佳作的引领下,观众的观影热情被点燃。从7月18日至8月25日,暑期档连续39天单日大盘破亿元。

    今年的暑期档表现,在行业分析人士眼中要好于预期,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评价其“市场表现稳中有进”。这要归功于优质内容的供给——讲好故事,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

    电影行业在进行有益的探索

    电影行业是非常市场化的行业。今年暑期档的热度,也同样体现了市场的自我调整,此外,行业发展的新动向也在今年的暑期档发挥了作用。

    今年,不少观众发现,看电影的票价降低了。前两年诟病的“涨价”问题,市场自己进行了调整——记者获悉,今年暑期档不少片方下调发行结算价,平均票价同比下降8.8%。查询猫眼专业版数据可知,2023年和2024年的平均票价均为40.8元,而今年则降到了37.2元,基本回到了2021年的水平。一两元钱的平均票价降幅在数据上可能不是很引人注目,但它可以给观众造成电影“涨价了”“降价了”的心理感受,从而影响电影消费冲动。

    此外,今年是国家电影局推动的“电影消费年”,全国各地都在陆续发放电影消费券,惠民补贴进一步提升观众购票优惠力度,这与“好口碑电影”形成了互补,成为这个暑期档票房走高的“双引擎”。

    另一个市场新动向同样值得关注。“非票收入”是电影行业近年来的高频词,意味着在票房之外,电影作为有影响力的优质内容,可以带动文旅商体展的融合发展。这个暑期,跟着电影去旅游成为热潮,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任何一个市场都会有高低起伏,电影市场也不能例外。而这个暑期档的“先冷后热”,也促使了行业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核心价值所在,为中国从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5年09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