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在沪揭晓 获奖者寄语青年学者

勇敢碰撞思想 保持纯粹志趣

青年报 记者 陈泳均

    青年报记者 陈泳均

    本报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科学家间的深度交流与思想碰撞,同样是推动学术研究突破的关键助力。9月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在上海临港正式揭晓,三位顶尖学者分获两大奖项,且与解决现实问题高度关联。

    其中,康奈尔大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系名誉教授斯科特·埃默尔,以及犹他大学生物化学系特聘教授兼系主任韦斯·桑德奎斯特,共同获得“生命科学或医学奖”。该奖项旨在表彰二人在受体膜蛋白转运与降解细胞机制研究中的突破性发现,该机制与病毒出芽、感染进程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药物干预密切相关。

    与此同时,斯坦福大学人文与科学学院名誉讲席教授孙理察,凭借在几何分析与微分几何领域的开创性工作,获得智能科学或数学奖。

    在昨日的视频连线采访中,三位获奖者不约而同地表达了与中国青年科学家开展交流的期待。其中,曾到上海复旦大学交流的斯科特·D·埃默尔特别提及,复旦大学师生展现出的扎实学术素养与积极精神风貌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上海的摩天都市景观与特色美食,更让这段学术交流经历增添了难忘的生活色彩。

    谈及数学对青年人解决现实世界问题的价值时,孙理察教授阐释道:“数学的抽象性具有重要作用,它能帮助我们提炼问题的核心特征、去除无关标签与细节。构建优质抽象模型的优势在于,既能高效解决当下问题,又能拓展方法的适用范围,进而应对更广泛的挑战。”不过他也提醒,“过度抽象有时会让数学家偏离最初的现实问题目标,因此我始终努力贴近具体问题,确保提出的解决方案对数学领域外的工作者同样具有实用价值”,这一观点也为数学理论与现实应用的结合提供了方向。

    在后续连线中,围绕“青年科学家培养”这一核心议题,清华大学数学科学中心主任丘成桐分享了关键见解。他强调,青年科学家应主动加强学术交流与探讨,这对课题研究的推进大有裨益,并以自身经历举例:“我与孙理察先生的关系如同兄弟,我们常相伴吃饭、出游,在轻松的相处中随时交流学问、碰撞思想,这种非正式的交流往往能催生新的学术灵感。”

    丘成桐进一步指出,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对推动学科长期发展意义重大:一方面,它能加强国际学术领域的公平对话与客观评价;另一方面,可为中国科学家提供高水平的参照标准与激励动力,进而推动中国科学研究的长远进步。据悉,这是该奖项第四次颁发,其永久资金支持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颁奖典礼将于10月24日与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开幕式同时举行,三位获奖者将来沪出席典礼,并参加获奖者系列交流活动。

    最后,丘成桐特别鼓励中国青年学者:“应以探索科学本质、破解未知奥秘为根本动力,培养纯粹的学术志趣与坚定定力,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为推动全球科学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力量。”

2025年09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