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实习生 朱一丹
本报讯 记者昨天从复旦大学获悉,面对AI时代和国际传播大格局,培养国家需要的新闻传播复合型高端人才实为更加迫切,以本研贯通学制培养的“望道新闻卓越班”今年将首次招生。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新闻学项目主任李泓冰坦言,就业一直是社会关注的话题。“客观上说,现在全国包括民办院校在内有300多所院校都在招收新闻专业的学生,当下,面对新的时代和技术的更迭,很多媒体机构都在进行结构性的调整,这样的情况下,如此大量新闻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是不是都有合理的出路确实是一个问题。”李泓冰说,复旦大学今年首次面向高考生推出的“望道新闻卓越班”,“取法乎上”,就是希望这个班级的毕业生未来能在主流媒体中体现更多的复旦色彩。
此次的“望道新闻卓越班”,定名“望道”,是因陈望道先生是新闻系创系成员之一,也担任过复旦新闻系主任,“望道班”是希望有所传承,同时也注入了“望时代之道、望新闻之道、望未来之道”的涵义,期待复旦培养出的人才能更多阅读、观察、理解我们时下的中国,理解国家的历史,更有针对性地去报道中国。因此,项目将遴选高水平专业和业界导师担任班导师,同时,因国际传播人才急缺,将进一步加强与世界名校的合作,让学生在国际交流,甚至是国外实习方面都有比较优先的资源。在人才培养上,相应的是,也会更加注重实务,更加能够读懂国情,并且有更多的实践。
针对社会上对新闻学的“质疑”以及快速发展的AI技术,李泓冰说,在复旦,对新闻学子的培养更加注重“术道结合”,希望可以为社会培养出一批有新闻理想的、竞争力更强的新闻人才。
落实在具体的培养方案上,李泓冰表示,她所带领的望道新闻卓越班首要特点就是“实时性”。“面对新时代,很多教材并不能回应未来之问甚至现实之问,因此,这个班还要特别注意追踪时代的变化以及新闻界的各种挑战,这样学生在一毕业后才能直接上手工作。”具体课程上,李泓冰自身也会为“望道新闻卓越班”开一门课叫《观察中国》,实时解读新闻热点和舆情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