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记者 张逸麟
17岁中专女生姜萍拿下阿里巴巴数学竞赛全球第12名的消息火爆了全网,“草根天才”向来是大众的宠儿,更何况还有“赛事首位入围决赛的中专生”“前30名中唯一的女生”“周围都是北青藤名校高材生”等Buff和光环,都令姜萍格外的醒目。
姜萍的数学天赋自然异禀,同时她对于数学的痴迷,废寝忘食的钻研精神也感动了许多人,姜萍在涟水中专的数学老师王润秋就表示,姜萍属于“勤奋型选手”。
王润秋老师也是一位数学天才,与姜萍一起参加了这次的赛事,预赛位列第125名。同时王润秋可谓姜萍迈向更高阶数学的引路人,在他的引导下,姜萍对自己的天赋以及未来数学这条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次的赛事也是王润秋介绍她去参加。
天才不问出处,但若有伯乐相助,是一件幸事。我们不用去刻意造“神”,姜萍同学的数学天赋固然令人羡慕,但她靠自学完成《高等数学》,借助字典学习全英文的《偏微分方程》的这份精神更值得敬佩,同时姜萍也将数学几何的内涵运用到中专的服装设计专业里,这份活学活用的能力也证明了她的天赋。即便没有王老师这个伯乐,相信姜萍也会以另一种方式继续她的数学生涯,“勤奋型选手”的本质是不会改变的。人生际遇的偶然性很重要,但无法替代人生奋斗的必然性。
作为教育机构和教师,应有培养和发现人才的使命感和敏锐度。当年熊庆来通过一篇论文,一眼相中了名不见经传的华罗庚,老先生把这件事称作自己人生中的一段佳话。每一个教育平台,每一位教师,要有一点熊庆来先生的伯乐精神,既是使命,也是功能,正如姜萍带火了涟水中专,泼天的名声便汹汹而来。
对于姜萍的一鸣惊人,外界还是要以更平和的心态去看待和祝福她,愿姜萍能在决赛中创造更多的惊奇,更希望她能在数学的海洋中不断找到新的坐标。一位人才最幸福的事莫过于才能得以施展,一个国家的未来也在于建设好人才的上升通道,上升通道理顺了、完善了,伯乐常有了,千里马何愁无地驰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