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都市

2035年我国银发经济规模将达35万亿元 陆家嘴论坛热议:

做实养老金融支撑消费需求

记者 刘秦春

本文字数:2185

    论坛现场。青年报记者 刘秦春 摄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养老金融作为银发经济的一环,是我国金融强国战略的重点任务之一。2024陆家嘴论坛6月19日至6月20日在上海召开,以“银发经济与养老金融”为主题的全体大会六6月20日举行。大会讨论了如何改善养老产业盈利难问题,金融行业怎样支持银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老龄化叠加低生育率人口趋势之下中国怎样解决日益扩大的养老金缺口问题及如何推进完善个人养老金制度和市场建设等重要议题。

    青年报记者 刘秦春

    做实养老金融,为服务银发经济提供关键支撑

    怎么认识养老金融?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副董事长、总裁蔡希良认为,养老金融就是为健康养老事业和产业提供金融支撑以及为老年人生活提供风险保障的金融保险活动的总和,具体包括养老金融产品、养老资产的管理以及养老产业金融三大类。养老金融的特点在于,应该具备长期积累、跨期支付、保值增值这些重要的特征和功能。

    我国已经建立了三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但存在不平衡的问题。据蔡希良介绍,到去年年底,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0.7亿,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参加人数近7600万人,第三支柱是个人养老金,到去年年底开户数超过了4900万个,遗憾的是账户空转率约7成。“所以要优化养老金融的政策体系,提升第二、第三支柱的吸引力。”他说。

    据专业机构预测,到2035年,我国银发经济的市场规模有35万亿元之多,有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蔡希良指出,要做实养老金融,为提升银发消费需求提供关键支撑。要促进养老金融与养老产业的高效互动,为提升养老产业的可持续性创造更好的条件。

    “金融业的资金跨期配置功能和养老资金安排的周期特征非常契合,作为金融服务机构,我们需要持续探索,不断用金融活水,助力培育银发经济市场。”中国农业银行董事长、执行董事谷澍表示,当前银发经济与养老金融发展还面临着不少难点和堵点。

    他指出,银发经济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见效慢。养老产业普惠性经营主体面临着如何盈利、如何取得担保的难题。随着城镇化的持续推进,大量县域人口迁移,转化为新市民,但是与之配套的养老基础设施和金融服务供给相对薄弱。此外,银发经济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需要凝聚社会各方面力量。

    想要做实养老金融,服务银发经济的发展,银行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融资服务供给方面,把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好,把信贷、投资、金融租赁等综合化服务能力融合好,把养老机构建设过程中的财务表现评价和发展潜力的评估融合好,引导信贷资源更多向养老产业倾斜。

    养老金融服务供给方面,要进一步统筹好城乡联动,全力保证养老服务的延续性和获得感。加强核心城区网点适老化改造和适老化服务,提升新型城镇化重点区域的养老金融服务水平,加大网点在县域城乡结合部的布局力度。另外,共建金融服务生态,做好政、银、企三方结合,增强养老服务方面全社会的联动合力。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应对老龄化

    14.1亿国人中,超过60周岁,此时此刻是2.97亿,占比21.1%,其中超过65周岁有2.1亿,占比15.4%。“按照联合国相关标准,这是一个典型的中度老龄社会。”全国政协常委周汉民认为,“长期护理保险是我们应对老龄社会且金融界可以积极应用的手段,建议让长期护理险成为一种强制保险,强制保险全覆盖。”

    同时,他还建议长期护理险服务既要多元又必须规范。各地可以因地制宜,但一定要有全国统一的标准,绝不能偏离标准过远。“‘长期护理’这一专业应当上升到高等教育急需强化的一个专业领域。”另外,他还强调,评估机构必须专门、专业。

    发展养老金融首先要解决钱从哪里来?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裁赵永刚指出:“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公共服务的供给、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都面临巨大挑战,养老也必将从过去靠国家向靠社会、靠个人转变。”

    赵永刚认为,还要发挥跨周期资产专业配置能力,持续为养老资金管理贡献力量。发挥长期资金优势,积极布局养老服务。围绕养老金的积累、养老服务的链接,养老人才的培养,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更好满足银发时代的发展需求,助力养老金融高质量的发展格局。

    此外,赵永刚还提到,养老行业还面临人才短缺的情况,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打造一支能够支撑养老社区运营的管理和服务队伍。未来,要有意识加强养老行业高层次人才培养,让更多优秀年轻人才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有发展。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青年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61177827 |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 个人信息保护
青年报都市 A05做实养老金融支撑消费需求 记者 刘秦春2024-06-21 2 2024年06月2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