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都市

烟雨黄梅天 绷紧安全弦

记者直击上海地铁公交防汛

记者 郭颖

本文字数:1848

    工作人员在地铁楼梯口铺上防滑毯。青年报记者 吴恺 摄

    受梅雨带影响,25日到27日,上海有持续暴雨过程,过程累积雨量120~180毫米,局部地区200~250毫米。青年报记者昨天奔赴多个站点,直击上海地铁公交防汛。

    青年报记者 郭颖

    地铁防滑毯已铺好防汛板待用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地铁6号线金桥路站,此时雨势渐大,一位老年乘客带着小女孩出站时,特意给孩子穿上了雨披。

    地铁楼梯口,已经铺好了防滑毯,备用的则整齐地叠放在一边——一旦雨势变大,这些防滑毯都将顺道铺上。

    墙角处放置着防汛板,姜师傅趴在地上,用手抚摸防汛板下方,排除故障,雨势大到一定程度时,他们会根据指示,将防汛板放到出入口,防止雨水倒灌。忙完这一切后,谈站长小心地将一个“小心地滑”的标识放在楼梯口,提醒过往乘客。

    记者从上海地铁方面获悉,为有效防止地面湿滑,各车站重点加强了保洁工作,通过人工广播、现场引导等途径,维护现场出行秩序,提醒乘客注意脚下安全。

    随着梅雨季的到来,上海地铁已经采取隐患排查整治、物资筹备保障、应急预案演练、行车组织调整等措施,全力确保梅雨季期间市民地铁出行安全。

    面对今年首轮防汛防台预警,调度指挥中心严阵以待,强化与市防汛办、气象部门信息共享,动态掌握气象发展趋势,充分研判后组织防范重点隐患。调度部门将根据汛期气象特征,加强风险识别与预案执行,确保轨道交通运营绝对安全。

    为保障轨道交通车站运营安全,落实隐患排查工作、应对暴雨等突发情况,全路网各车站重点排查全线网高架/地面线路区段、互联互通车站、线路洞口、区间风井等易侵限风险点。同时,紧盯防汛防台薄弱环节,各车站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确保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各类突发情况,为乘客营造良好的乘车环境。

    早在入梅前期,上海地铁已经完善防汛应急联动机制,并通过组织开展不同形式、不同级别防汛演练、防汛培训等,进一步检验各员工防汛应急的组织指挥、快速反应及处置能力,切实提高防汛应急水平。

    公交“物防+技防”提升防汛能力

    据气象部门预测,上海今年汛期气候状况总体偏差,降水总量偏多,梅雨量偏多,极端降雨可能性大。面对严峻形势,杨高公交通过“物防+技防”双保险,全面提升防台防汛能力。

    为防止纯电动车辆在遭遇积水路段时因电池舱进水而发生短路故障,杨高公交引进了一批新车型的低地板纯电车辆,该批车辆最大的特点是高压电池由原先安装在车辆底盘处改为安装在车辆尾部机舱里以及车顶上,安装高度在40厘米以上,高于车厢地板。当车辆通过低洼积水路段时,高压电池也在车辆涉水深度之上,不会出现电池泡水的情况,大大提高了纯电动车辆的涉水能力以及安全性能。

    “目前,我们共有低地板车辆297辆,占全部车辆数的35%左右。接下来会引进更多低地板车辆,进一步提高市民乘客雨天出行的安全系数。”杨高公交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同时,杨高公交通过全面自查、重点抽查、全力督查,认真梳理各停车场、起讫站下水管道等设施,及时清理疏通拥堵管道、检查安全用电情况,排查开关、插座等绝缘隐患。对修理车间地沟道区域、车辆检测线、危险品库房等全面检查,严防汛期进水。同时备足沙袋、雨衣、铁锹等各类应急物资,确保关键时刻“储备全、调得快、用得上”。

    修理分公司则结合月度保养作业对营运车辆开展了一次针对季节性特点的安全技术状况大检查,重点检查车辆的轮胎、制动、转向、灯光、雨刷、电路、油路及消防设备等影响营运安全的设备设施,一旦发现问题,及时修复,确保车辆安全技术状况符合标准,杜绝车辆带病营运,防止机械故障引发事故和车辆火灾事故的发生。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青年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61177827 |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 个人信息保护
青年报都市 A07烟雨黄梅天 绷紧安全弦 记者 郭颖2024-06-26 2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