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年报记者 周胜洁 通讯员 朱悦昕 图/受访者提供】
主修德语的90后女孩莫璐珂,虽无设计绘画之才,却因大学时期对汉服的一腔热爱,逐渐蜕变,成为了众人口中的“簪娘”。如今,她已创立了自己的品牌——“沐呇呇手作”。呇(qǐ),寓意明亮的星,对她而言,汉服饰品正是她人生旅途中的那颗启明星,引领她前行,照亮她的梦想之路。
近年来,汉服文化热度持续升温,汉服穿搭不断“破圈”,悄然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无论是街头巷尾,还是社交媒体,汉服的身影无处不在,它不仅仅是一种服饰,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与表达。“簪娘”“妆娘”等新兴职业也随之兴起,她们以巧手为汉服添彩,丰富着古典之美,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金山区山阳镇,不少人都知道莫璐珂的名字。作为土生土长的金山人,她从小便对古装电视剧情有独钟。那些华丽的服饰、精致的妆容,总是让她心生向往。大学时期,她才真正开始接触汉服穿搭,并深刻体会到,要穿出汉服的魅力,必须有适配的妆造。于是,她开始学习为自己打造妆发,从最初的笨拙到后来的熟练,她渐渐爱上了这个过程。制作饰品的过程让她觉得无比解压,那份专注与创造让她找到了内心的宁静。
谈及自己的手作作品,莫璐珂如数家珍:“我目前主要制作璎珞、发钗、后压、步摇等,材料包括淡水珍珠、蝶贝、各种玉石等。既有成品可供客人挑选,也可以提供私人订制服务,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既有成套的搭配,也有这种独立的小配饰。”
制作发簪的过程,既需要灵感的闪现,也需要内心的宁静。莫璐珂总是能在打孔、串连、缠线、固定等一系列精细的步骤中找到创作的乐趣。她的双手仿佛有魔力一般,能将简单的材料变成一个个精巧的发簪。它们风格各异,有的清新秀丽,宛如春日里的一缕微风;有的雅致古朴,仿佛穿越时空的古董;有的精巧繁复,宛如宫廷中的珍宝。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古典韵味和个人巧思,彰显着文化自信,也编织着属于莫璐珂的三千繁华梦。
“制作一个发簪的时间有长有短,没有灵感的时候可能要用上一天,但不断尝试、搭配也是个很有趣的过程。”莫璐珂笑着说道,“我的灵感有时候来源于诗词中的意境,有时候来自电视剧中的华美服饰,还有来自我领略过的各种风光美景。每一次的创作都是一次心灵的旅行,让我感受到了无尽的乐趣和满足。”
将兴趣爱好转化为职业,并非莫璐珂的一时冲动之举。在市区打拼几年后,她选择回到金山工作,曾就职于漕泾郊野公园。在那里,她发现喜欢汉服的人越来越多。每逢荷花盛开的时节,公园总能吸引众多汉服爱好者前来拍照。她也曾帮忙搭配过发饰、做发型,感受到了大家对汉服文化的热爱和追求。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她决定辞职创业,将自己的兴趣爱好转化为事业。
从汉服圈的爱好者到创业者,筹备工作室、创立自己的品牌是莫璐珂迈出的勇敢一步。她深知这其中的艰辛与挑战,但她也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梦想。“取名‘沐呇呇手作’,呇(qǐ)意为明亮的星。对我而言,汉服饰品就是我人生路上的启明星。而且,我名字里的‘璐’和‘珂’都有美玉的意思,这也是我和发簪饰品的一种缘分吧。”她解释道。
目前,莫璐珂的手作作品在线上线下都有销售。线上主要以小红书、微信等平台为主,她通过自己拍摄制作过程和饰品细节,展示了作品的独特魅力和精湛工艺。她的作品吸引了众多汉服爱好者的关注和喜爱,收获了第一批线上客户。同时,她还积极参加周边的各种国风集市活动,包括中国华服周等。在设摊展示销售的同时,她也与更多同行加强交流、汲取经验。
此外,在金山区就业促进中心的指导下,莫璐珂还报名参加了相关创业比赛,并计划报名更多专业课程以精进自己的制簪技艺。“通过参加各类活动和学习专业课程,我希望能够积累更多经验、提升自己的能力。”她坚定地说道,“这样既是对自己的创业之路负责,也是对喜欢我作品的客户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