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的笑声与田野交织,来自川沙新镇小学生爱心暑托班的孩子们在土地里寻找小生命、在劳作中探寻小奥秘、在乡村中遇见小美好,成为今年爱心暑托班的独特画卷。
青年报记者 郭颖
今年,川沙新镇团委携手上海市乡村振兴示范村七灶村、上海大学社会学院青少年创新研究发展中心,将课堂“搬”进乡村,以“乡韵启航,暑托梦想”为主题,设置以“乡村+”为体系的多样化课程,通过“乡村+文创”“乡村+劳作”“乡村+体验”三个维度全面策划了系列乡村实践互动教学,实施“一次乡村讲座、一次劳作体验、一次村景手绘、一趟环村徒步、一次点心制作”的“五一”行动,用融合寓教于乐的方式,让爱心暑托班的小学生们近距离感受乡土魅力,体验乡村的传统文化和民间手艺,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放飞想象,巧绘乡韵。在乡村的田野中,一笔一纸间,孩子们与中国美术家协会老师一起共绘“乡村振兴文创画”。在色彩斑斓的画卷中,孩子们放飞想象,将生活气息与地域特色巧妙融合,一幅幅充满活力的作品跃然纸上。
编织手艺,传承情意。在“记忆中的民间手艺”活动中,乡村手艺人以言传身教的方式,传授孩子们编织的智慧。一缕草、一束藤,在孩子们手中化为灵动的草鞋、精致的玫瑰花……在实践操作中,孩子们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创造力,更在团队协作中学会了彼此尊重与配合。
月圆饼香,童心手作。在“寻找舌尖上的‘非遗’”活动中,孩子们亲自动手制作冰皮月饼,对于非遗文化的敬畏与热爱之情更溢于言表。孩子们不仅逐步掌握了非遗文化中的传统技艺,更深刻体会到了中华传统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本次“乡韵启航,暑托梦想”社会实践课程,不仅让孩子们亲身体验了乡村的风貌和文化,更让他们对乡村振兴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川沙新镇团委负责人表示:“我们将进一步开发乡村振兴研学活动,让更多的孩子们走进川沙的美丽乡村,了解浦东乡村振兴的成效,增强孩子们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为我们本地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凝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