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足球是和平时的战争。”军人生来为战胜,足球场上的赢家也只有一个,因此球场如战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7周年之际,三位曾担负着保家卫国重担的海港球迷,谈起了他们与上海海港队的缘分。
吕弘阳
伴随海港一起传递“正能量”
今年34岁的吕弘阳是一名退伍军人,担任着红日球迷会的旗手。他从2006年开始关注海港,“因为徐根宝指导,我毫不犹豫地就来支持球队了,我相信根宝培养出来的一定是正能量的球队,抢逼围接传转这种传控风格的打法也非常吸引我。”吕弘阳表示与海港队有关的记忆数不胜数,印象最深刻的是2012年冲超成功,“我们去了球队的庆功宴,所有球员和球迷都很激动,有的球迷本身就跟球员是朋友,大家一起聊着对未来的憧憬。还有就是2018年球队拿到了属于自己的第一个中超冠军,夺冠的那一刻,想起一同走过的点点滴滴,大家百感交集,很多人都哭了。”
作为一名曾经的军人,吕先生坚定地表示:“退伍不褪色,我们要发挥自己的余热,为社会多作贡献。”脱下心爱的军装,如今的吕先生从事着社工工作,不断以自己的热情和专业,帮助着困难、弱势群体。
对于俱乐部一直以来倡导的“申城正能量”理念,吕弘阳说:“在我看来,有什么样的球队就会有什么样的球迷,我们红日球迷会旗下梦享汇在比赛的间歇期都在积极投身公益。”
沈烨
为荣誉感并肩作战
沈烨是国王球迷会的一名会员,目前在松江某单位就职的他,曾有过一段12年的军旅经历。
“最难忘的是2008年,年初雨雪冰冻灾害席卷南方,正值农历春节,我们好多战友都休假在家,准备与家人欢度佳节。可是江西、湖南、贵州等地因为雨雪冰冻天气,电力设施瘫痪,地方抢修力量无法满足现状。”一通通归队电话,向着全国各地打出,短短2天时间所有休假人员全部按时归队,投入支援地方电力抢修抢险的工作中,“我们接收的任务是帮助电力抢修公司运送高压铁塔材料至指定地点。因为山区不具备大型装备车辆进出的条件,我们就徒手将几十斤重的材料一步一步搬到山上。连续奋斗了20多天后,部队返回时考虑到不能影响当地老百姓生活,我们选择凌晨撤回。虽然撤得很安静,但是我们很安心,这可能就是新时期军人使命的体现吧。”
有人说,足球就是没有硝烟的战争,在沈烨看来,两者之间关联的地方很多。“军人有着很强的荣誉感,球员同样也有很强的荣誉感,大家都为着冠军这个目标奋斗;再比如,军人纪律性很强,令行禁止。足球是个团队项目,也需要纪律性,一盘散沙无法踢出好成绩。”
立足当下,沈烨希望球队、球员继续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打出自己的风格,完成既定目标。当被问及对年轻的球迷朋友、建设者们,自己有什么生活或者工作中的感悟分享时,“忠诚、奉献、爱国、担当,与大家共勉。”他干脆地回答。
龚冬雨
与球队一起战斗,不离不弃
龚冬雨来自蝙蝠球迷会,目前在国企工作的他,也曾有过一段难忘的军旅岁月,“对我而言,从军的意义是实现自己从小的‘军人梦’。有句话说:当兵后悔两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但这两年我一点都不后悔,因为认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战友们,在军人心中,战友情是不一样的感情。”谈到这段经历,龚冬雨补充道:“两年的军旅生涯是一辈子刻在骨子里的记忆。”
作为关注球队已有十余年的老球迷,龚冬雨对于自己喜爱的队伍给出了很高的评价,“球队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在中国职业联赛中,我们球队不管是俱乐部、教练、球员、队医,包括引援或者技战术方面等,我个人觉得都是走在国内前列的。”
对于热爱的海港大家庭,龚冬雨分享了自己想要传递给家人们的心声,“引用我们部队的一句话,不抛弃、不放弃,永不言弃。我们会始终站在球队身后,一起战斗,不离不弃。”
本版撰文青年报记者 张逸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