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益·行动

滔滔湘江水 绵绵沪湘情

湖南韶山教师来沪“充电”

记者 丁文佳 通讯员 周昕妍

本文字数:1306

    “2024年湖南省韶山市希望工程教师培训班”在沪举行。本版均为受访者供图

    近日,位于松江区的希望工程全国培训基地迎来了韶山革命根据地的54名教师,他们参加由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指导,上海市希望工程和青年志愿者指导中心、上海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联合举办的“2024年湖南省韶山市希望工程教师培训班”,在上海接受为期6天的培训。主办方精心安排培训内容,邀请上海市、区两级专业师资进行授课,涵盖了主题党课、学校品牌建设、教师素养提升、乡村学校法治建设等课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青年报记者 丁文佳 通讯员 周昕妍

    教育薪火传 最长教龄36年

    韶山,是伟大领袖毛泽东的故乡,教师是毛泽东最初的职业愿望和一生关注的职业,“教师情愫”贯穿了毛泽东的一生。上海希望工程与韶山基础教育事业的链接始于18年前,2006年12月26日毛泽东诞辰113周年纪念日这一天,上海市希望工程代表团带着满怀上海市民深厚情谊的180万元爱心助学善款来到湖南省韶山市大坪乡小学,举行了毛泽东6位亲人系列希望学校奠基仪式(杨开慧希望学校、毛岸英希望学校、毛泽民希望学校、毛泽覃希望学校、毛泽建希望学校、毛楚雄希望学校)。本次培训班,来自毛岸英希望学校、毛泽民希望学校、毛泽覃希望学校、毛楚雄希望学校的老师占比近50%,教龄最短的1年、最长的36年,这既是上海希望工程在时间上的接力,也是韶山乡村教育薪火相传的见证。

    据悉,自1994年至今,上海希望工程已为湖南援建希望小学92所,援建红军小学10所,培训湖南希望小学教师近千名,捐款总金额达3000多万元。充分依托希望工程全国培训基地,持续聚焦助学育人目标,主动融入上海服务全国的工作大局,更好彰显教师培训的社会价值。

    两地共同托举韶山学子未来

    本次培训班主办方为学员们准备了多元的精品课程,老师们非常珍惜这次培训机会,努力将上海之行的所学所获带回学校,分享给自己的学生。

    韶山市韶山乡学校校长何志东从教35年,已经是第二次来到这里。2020年,他和来自全国各地的雷锋希望小学的老师一起交流,“那一次获得了很多先进经验和教学理念,回去后学校在教学和管理上有了很大的变化,并且跟很多学校都保持着有效的联系。”这一次和他一起来的老师全部来自韶山,让他有了新的感受,“基地给我们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生活上也有周到安排,课程安排全面,我相信第二次来一定会有不同的收获。回去后,结合我们韶山的实际情况,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我刚来第一天就感受到了上海的热情,这么多教育专家为我们授课,课程内容涉及非常广泛,也能紧密贴合实际。”韶山希望小学语文老师胡静钰表示,希望自己学习到更先进的教学理念后,回去更好助力韶山地区的乡村教育。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青年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61177827 |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 个人信息保护
青年报益·行动 A07湖南韶山教师来沪“充电” 记者 丁文佳 通讯员 周昕妍2024-08-20 2 2024年08月2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