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记者 刘春霞
本报讯 随着暑假临近尾声,新学期开学已经进入倒计时。今年秋季开学季,虹口区为广大师生准备了一份“特殊礼物”——一台全部由学生出演的原创校园音乐剧《恰同学少年》将作为虹口区“开学第一课”,将于8月30日分两场在北外滩友邦大剧院精彩呈现。
近年来,虹口区致力于全域“大思政课”建设,将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以红色戏剧进校园为载体,创新思政教育模式。至今,红色戏剧“开学第一课”已连续8年打造了8部学生红色戏剧作品,公演26场,线上线下观演人数超过10万人次,成为备受学生欢迎的特色品牌。
今年的《恰同学少年》全部由学生演员出演,他们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专业指导下,经历了为期两个月的暑期戏剧夏令营全面学习。25名学生将登上专业舞台,用青春与激情诠释红色精神,承诺时代的使命与责任。来自上外附中的麦紫璇同学去年也参演过该剧,她表示,从去年的同学角色到今年的女主角林霞,自己成长了不少,也感受到了作为主演的压力。同时,她也感谢上话团队的老师们及青少中心戏剧社团的同学们对自己的帮助。
虹口区的“开学第一课”红色戏剧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更让越来越多的虹口学子走上了专业道路。多位同学通过市、区艺术骨干生的资格认定与现场测试,顺利进入理想的高中。在提升美育底蕴的同时,也凸显了美育在学生个性化发展方面的育人价值。
虹口区教育工作党委副书记、区教育局局长孙磊表示,作为上海首批大思政课重点试验区,虹口教育不仅要传承红色基因,更要彰显“五育融合”的教育理念。《恰同学少年》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传递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虹口区将继续深化“大思政课”建设,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育内容,推动更多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项目,为学生创造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
在以红色戏剧为有效载体的大思政课建设中,虹口教育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完善运行机制,树立标志品牌,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作为区教育综合改革重点实验项目,开展了《红色戏剧进校园区域一体化路径的探索实践》的重点课题研究,进一步提炼与总结了红色戏剧在大思政课建设中的策略与路径。
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作为红色戏剧进校园牵头单位,充分发挥了校外教育示范引领作用,承担了项目的组织、指导、协调、服务等职能。由青少中心领衔的区戏剧中心教研组带领20所区戏剧教育联盟校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充分发挥了引领辐射作用。设计开发的戏剧教育区本课程《高中戏剧》使得虹口戏剧教育正逐步形成“基地+课程”“体验+创作”的区域戏剧教育模式。
上海音乐学院北虹高级中学是一所百年老校,校长沈涌介绍说,在历年的“开学第一课”中,学校学生积极参与并通过专业训练取得了显著进步。2023年9月,虹口区艺术教育发展中心设置在了北虹高中,为学校艺术教育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据悉,通过与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上海戏剧学院等高校和专业院团的深度合作,虹口教育在项目打造、课程开发等方面形成了社、区、校三级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生态”圈。红色戏剧的发展又逐步拓宽了虹口贯通式艺术后备人才的培养路径,促进了全区艺术教育一条龙布局的发展,培养了更多学生对戏剧艺术的志趣,进而为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