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汇聚共襄强国建设 民族复兴伟业的磅礴力量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引领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纪实

本文字数:500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京开幕(2023年3月4日摄)。 新华社 图

    人民政协,政治制度上的伟大创造,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力量。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着眼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引领推动人民政协事业创新发展,不断开拓团结民主、务实进取、蓬勃发展的生动局面。

    当历史的如椽巨笔,标注下崭新的奋斗坐标,走过75年光辉历程的人民政协,又一次站上新的起点——

    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时代人民政协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进一步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凝聚起共襄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磅礴力量。

    定纲指向谋全局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高瞻远瞩、举旗定向,引领人民政协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持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不断推动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2019年9月20日,全国政协礼堂,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隆重召开。

    以中共中央名义召开政协工作会议,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人民政协历史上是第一次。

    “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民主政治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在政治制度上进行的伟大创造。”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把握时代大势,极大鼓舞了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推动人民政协事业创新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在中国共产党提出统一战线政策100周年之际出席中央统战工作会议,部署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深入边疆民族地区考察,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亲切会见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代表,指引广大华侨华人为民族复兴献智出力;多次就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把人民政协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为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发展指明方向,提供根本遵循。

    以上率下,示范引领。

    2012年12月25日9时10分许,两辆中巴车驶进九三学社中央机关,习近平总书记从车上健步走下。

    12月24日至25日,在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顺利实现新老交替不久,总书记即冒着零下10多摄氏度的严寒,一一登门走访8个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

    习近平总书记同每一位同志紧紧握手,深情回顾同民主党派老一代领导人交往的情景;同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座谈,共商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大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虚心公听,言无逆逊,唯是之从。’这是执政党应有的胸襟。‘凡议国事,惟论是非,不徇好恶。’这是参政党应有的担当。”

    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坦诚交流,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时诚挚问候,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畅叙友情……习近平总书记率先垂范,推动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和多党合作展现新气象、迈出新步伐。

    思想之旗领航向,壮阔事业铸新篇。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人民政协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积极投身新时代新征程的伟大实践,不断焕发旺盛生机活力。

    建言资政促发展

    2014年9月21日,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通过民主集中制的办法,广开言路,博采众谋”。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着眼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引领人民政协以改革思维、创新理念、务实举措大力加强协商民主建设,把协商民主贯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全过程,将人民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会商量”。

    2018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的民盟、致公党、无党派人士、侨联界委员,强调要“参政参到要点上,议政议到关键处,努力在会协商、善议政上取得实效”。

    新时代以来,一项项火热的民主实践、一种种创新的民主形式,人民政协着力“做到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言之有度、言之有物”,持续提升协商民主的科学性、有效性。

    ——突出一个“深”字。

    锚定科技体制改革协商议政,十二届全国政协围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十三届全国政协围绕“创新驱动发展”举办专题协商会,十四届全国政协围绕“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

    聚焦黑土地问题开展民主监督,2021年重点调研黑土地退化情况,2022年关注保护投入、资金使用管理和黑土耕地水土流失治理问题,2023年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贯彻落实,2024年侧重强化科技支撑保护黑土地;

    围绕重大决策部署深入研究,2023年,开展跨专委会、跨界别的重大专项课题调研,由全国政协主要领导同志点题、主席会议成员率队,紧扣“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推进新污染物治理”“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3个主题,提出有价值的对策措施,报中共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和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

    根深,方能叶茂。新时代人民政协坚持深度建言、持续助力,步步推进、久久为功。

    ——紧扣一个“专”字。

    2023年3月,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上,新增设的环境资源界别首次亮相。

    次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参加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委员联组会,强调“广大环境资源界人士发挥专业优势,在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回顾一年来的履职,环境资源界委员们结合专业特长,聚焦生态环境保护、美丽中国建设领域相关问题建言献策,共提交提案160余件,报送社情民意信息200余条。

    揽八方之俊杰,集各界之精英。

    人民政协积极创新、主动作为,建言资政更加建之有方、言之有理、资之有效,专门协商机构更加“专”出特色、“专”出质量、“专”出水平。

    ——践行一个“实”字。

    “今天召开座谈会,就是想当面听一听大家的意见和建议。”

    2024年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对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稿的意见和建议。

    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认真记录、不时插话,同大家深入交流。会议结束时,总书记叮咛:“今天的座谈会后,大家可以继续深入思考和研究,把各领域值得关注的情况和各方面反映较为集中的意见建议汇集起来,及时向中共中央反映,为开好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积极贡献。”

    “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要解决的问题的”“要敢于讲真话、讲诤言,及时反映真实情况,勇于提出建议和批评,帮助查找不足、解决问题,推动各项改革发展举措落到实处”……

    习近平总书记引领广大政协委员“真诚协商、务实协商,道实情、建良言”,努力从关注“做了什么”“做了多少”向“做出了什么效果”转变,推动协商议政提质增效。

    万众一心向未来

    新时代新征程,人民政协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推动中共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

    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对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作出全面部署。

    不久后,全国政协就“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主题赴广东惠州、东莞、深圳等地调研,连开三场座谈会了解金融发展情况。2024年全国政协首场双周协商座谈会,再次聚焦这一主题。

    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谋划,在大局下行动。

    十四届全国政协各类协商会议、议政活动之前都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中共中央有关重大决策部署,坚持寓思想政治引领于协商议政之中。

    “到基层去、到学校去、到社区去、到农村去、到欠发达地区去、到广大公众身边去……”

    十四届全国政协部署开展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号召全国政协委员发挥自身特长和优势,聚焦民生、面向全社会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

    一场场科学讲堂,一项项专项活动,一次次排忧解难……广大委员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更好把报国之志、为民之心和履职之能结合起来,矢志奋进展现政协委员的新担当。

    2023年3月5日下午3时,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举行记者会。

    面向中外记者,新一届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主席集体亮相,表示要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继承和发扬工商联优良传统,同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肝胆相照,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只有全体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舟共济、众志成城,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不断夺取新的更大胜利。”习近平总书记的郑重宣示,字字铿锵、力若千钧。

    东风浩荡征帆劲,大潮奔涌奋楫先。

    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人民政协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同心同德、自信自强,团结奋进、开拓创新,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昂首阔步、一往无前!

    据新华社电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青年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61177827 |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 个人信息保护
青年报要闻 A02汇聚共襄强国建设 民族复兴伟业的磅礴力量 2024-09-20 2 2024年09月2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