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焦点

青年时评|台风频发,打磨“结界”还需千锤百炼

本文字数:1228

    青年报评论员 陈宏

    13号台风“贝碧嘉”刚走,14号台风“普拉桑”无缝衔接又抵达了。紧接着,15号台风“苏力”、16号台风“西马仑”,也将先后影响我国东南沿海。这偃旗息鼓了一整个夏天的台风家族,大概是一觉醒来有了“补偿心理”,匆匆做好“排班表”就来轮流打卡上班了。我们哭笑不得,但还是得认真接招。真正的“魔都结界”,于个人来说,是毫不松懈的意识,于一座城市来说,是科学细致的管理。

    此前的“贝碧嘉”,成为1949年以来登陆上海的最强台风。但因为全民严阵以待,大家非必要不出门,尽量不叫外卖,暂停了快递,人员总体安然无恙。不少人觉得,台风也不过如此。于是,在后续台风强度不大或者对上海可能没有太直接影响时,我们很容易麻痹大意,松懈侥幸。

    大自然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普拉桑”来之前,气象部门就在不停提醒:不要觉得它的登陆点可能避开上海,就把概率不当回事;也不要觉得它不厉害,其实夜间登陆的台风可能更危险。果不其然,“普拉桑”在19日夜间9点45分前后在上海市奉贤区沿海二次登陆,9月20日凌晨,因为是上班日,一度对上班族通勤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所以,台风期树立“防患于未然”的意识,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公众负责。

    对上海这样一座超两千万人口的特大型城市来说,台风来袭时的巨大挑战是城市管理水平。小区加固门窗、检查户外花盆等隐患;商业区关注广告牌、活动背板等高空易坠物;城市街区保供电保通畅,街道防积水防下水口堵塞等等,都需要各级城市管理者细致地排查整治、高度警惕。

    让我们欣慰的是,上海已将防汛防台工作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不少昨日早起的市民都发现,消防部门已经紧急出动,在部分积水严重的路段,用车泵抽水排水,保障市民出行。这是我们肉眼能看到的场景,我们看不到的是,因为上海致力于“海绵城市”建设,面对台风带来的大暴雨,整座城市的排水系统水平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台风来临前,城运、水务、公安、交通、电力等诸多职能部门都第一时间启用“战时”职能,人力物力大量动员,正面迎击台风。台风过后,断树残枝的清理、电线电缆的检查……灾后修复也是努力做到迅速及时。各个环节的协同作战,让迎战台风的能力稳步提升,这也成为了城市安全有序运行的“特效防御罩”。

    大自然总会发威,但人类韧劲无限。千锤百炼始成钢,我们也期待,从市政管理部门到各级单位责任主体,从个人到全社会的重视与努力,能将大家口中的“魔都结界”打磨得更牢固、更安心。“台风家族”终会下班,待到上海金秋时,我们再去放肆奔跑,放肆浪!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青年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61177827 |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 个人信息保护
青年报焦点 A04青年时评|台风频发,打磨“结界”还需千锤百炼 2024-09-21 2 2024年09月21日 星期六